“成為能源界的貝爾實驗室”是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對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NICE)提出的長遠目標。
而這也是NICE副所長、首席科學家劉科回國后的愿望:“我回國就想干兩件事,一是讓中國天更藍水更清,二是在中國國情下打造現代化的工業研究機制。”
近日,劉科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企業在科技進步中作用非凡:沒有英特爾、微軟,就沒有電腦業的今天;沒有波音、空客就沒有飛機業的今天;沒有通用電氣(GE)、西門子就沒有電力業的今天。
“而我國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軟肋正是在工業研究,工業研究上不去,我們就只能給發達國家打工。”
目前,在神華集團的支持下,劉科正在北京打造這樣一個工業研究機構。
海歸會聚地
雖然2009年才剛剛成立,但NICE目前已經擁有16位“千人計劃”入選者和2位“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還有近10位專家正在申報。
NICE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吸引力?這必須從其背景談起。
目前,能源和環境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而其中最為緊要的一環就是煤炭。提升煤炭利用率、發展清潔煤技術不僅是大勢所趨,也蘊涵著巨大的商機和前景。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由神華集團出資組建的NICE應遠而生。
NICE以清潔煤技術為主,研發范圍包含煤炭利用的全過程,如煤炭轉化利用、煤基化學品、燃煤電廠過程優化和減排。此外,還有儲能技術、碳捕獲與封存(CCS)技術、可再生能源等。
目前,NICE申請中國發明專利28項,PCT國際專利申請5項,預計今年還將提交國內申請30~50件,PCT申請8~12件。此外,NICE還承擔著7項國家項目,有5項成果接近工業示范。
例如,我國約有40%的煤炭資源分布在新疆,其中大部分是低質的褐煤,褐煤提質已經成為我國煤炭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課題。而NICE借鑒美國能源部和殼牌公司花費數億美元、開發近20年的成果,自己再創新的褐煤提質技術已經即將走出實驗室,步入年處理能力100萬噸的示范階段。同時,NICE還承擔了“863”國家重點項目,開發下一代褐煤提質和分級煉制技術。
另外,高灰分煤燃燒后遺留的粉煤灰難以利用、堆積成災。NICE目前已經掌握相關技術,可以將粉煤灰制成絕熱保溫的建筑防火材料,實現資源化利用。
當然,站在這些成果背后的,正是NICE強大的研發團隊。目前,NICE已吸引近50名海歸,這些人大多具有一個共同點——曾就職于國外大型工業企業或其研究院。
例如,NICE現任所長邁克爾·戴維斯是美國能源部前任副部長,曾自創高技術公司,并在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主持能源重大項目研發。而劉科本人曾在埃克森美孚、聯合技術公司(UTC)和GE等跨國公司任職,管理過多個千萬美元的大型工業研發項目,回國前任GE全球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
“來NICE的人必須有工業研究經驗,目的就是少走彎路,盡快建立起一套工業研究機制。”劉科說。
這套思路得到了神華集團董事長張喜武和總經理張玉卓的大力支持。可以說,NICE在建立之初,其定位就不僅僅是開發能源技術,還要為科研體制改革,尤其是建立現代中國的工業研究機制探索一條可行之路。
探索工業研究之路
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劉科指出,沒有一項革命性的能源技術從實驗室到工業化是在10年之內完成的,必須有長線積累。
“因此,搞大工程,沒有一套成熟的工業研究體制不行。沒有強有力的工業研究作背景,也不可能打造出現代化大企業。”
發達國家的工業研究機制相對成熟,很多核心技術都是由工業研究院和企業研發出來的。但在我國,長期以來,高端科研人才大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業研究的特殊性使得這些學術研究機構難以勝任。
“我國沒有建立起清晰的工業研究機制。”劉科指出,企業從事大型工業研究的優勢在于,首先,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其次,有清晰的市場定位和商業目標;同時,新技術能夠盡快商業化。
例如,GE在開發IGCC(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CCS示范工廠時,從通風系統、氣化系統到蒸汽輪機、燃氣輪機再到電廠的電力控制,發動了幾百名工程師協調作戰,最終耗時5年建成。據悉,該工廠僅造價就高達28億美元,還不包括5年來的研究經費。
“工業研究的機制是什么?對一個大企業來說,一個工業研究可能要耗費5~10年時間、幾十億美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必須有這樣的氣度。而且,即使失敗了,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很多技術還可能在別的地方開花結果。這就是一套完整的工業研究的機制。”劉科說。
我國工業研究的現狀還是各自為戰、小打小鬧,但卻在國家長期規劃、宏觀統籌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劉科認為,依托大型企業是中國工業技術發展和工業研究機制建立的必由之路。
NICE恰恰具備了這樣的條件——依托神華這棵大樹。
在神華集團的大力支持下,目前NICE堅持按照國際上最先進的理念,從概念提出、項目評估到執行都與國際大公司的工業研究機制接軌。
例如,NICE在進行項目評估時,產業化潛力和市場應用前景會成為首要指標。其次,NICE對技術的可行性進行跟蹤考量,在進程中多次評估,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減小損失。同時,NICE注重培養年輕人,吸收了一批“80后”、“90后”,鼓勵創新想法和不同意見,并鼓勵年輕人挑戰權威。“NICE容忍失敗,這是我們創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劉科說。
“當然,我們也不能照搬國外經驗,爭取經過十年、二十年摸索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研究機制。”劉科說。
根據NICE的目標,10年之后將成為“低碳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研究機構”。雖然剛剛起步,但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