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在這份跨度長達10年的藍圖中,提出了多項質量發展目標,例如,到2015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大中型工程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98%以上;到2020年,產品質量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產品質量安全指標全面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質量創新能力和自有品牌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品種、質量、效益顯著改善,節能環保性能大幅提升等。
《綱要》也是繼1996年我國第一個指導質量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質量振興綱要(1996年-2010年)》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份質量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先“振興”后“發展”,這個“接力棒”究竟該如何繼承與創新?
新問題下的解題思路
一位廣東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部門領導對《機電商報》記者表示,近段時期以來,機電設備領域的質量事故時有發生,產品質量整體水平的發展增速已經明顯落后于國內經濟的增長速度,在這種形勢下,2011-2020年這10年,中國機電行業的質量管理也面臨著許多新課題。相較于1996版的《綱要》,14000余字的新《綱要》雖然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給出了“解題方法。”比如,《綱要》提出,要重點推進實施質量素質提升、可靠性提升、服務質量滿意度提升、質量對比提升、清潔生產促進這五大工程。
“質量究竟和誰有關系?”“產品制造企業?質監局?”“都對,但是都不完全。它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用國家質檢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支樹平的話說,建設質量強國要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實現“人人關心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綱要》也因此指出,要通過質量知識普及教育、職業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等措施,提升全民質量素養。到2015年,基本完善國家質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以及注冊設備監理師、注冊計量師等制度。
作為用戶來說,重金買到一套設備,最希望的就是它能不出或少出毛病,一些不靠譜的設備讓使用者付出的維修費大過采購費的事情記者時有耳聞。《綱要》也因此提到,在汽車、機床、航空航天、船舶、軌道交通、發電設備、工程機械、特種設備、元器件和基礎件等重點行業要實施可靠性提升工程。加強產品可靠性設計、試驗及生產過程質量控制,依靠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和標準完善,提升可靠性水平,促進我國產品質量由符合性向適用性、高可靠性轉型。到2020年,我國基礎件、通用件及關鍵自動化測控部件等可靠性水平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重點產品的可靠性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新能源發電設備、高速動車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等一批重大裝備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重銷售、輕服務是機電行業多年來的痼疾,而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又有著不同的特點,很多東西不可能直接套用。《綱要》也對這一點給予了關注,提出要建立健全服務標準體系和服務質量測評體系,在各重點領域,建立顧客滿意度評價制度,推進服務業滿意度評價試點。引導企業提高服務質量,滿足市場需求,促進服務市場標準化、規范化、國際化發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對比才能有提升。《綱要》強調,在工業、建筑業等行業要分類分層次廣泛開展質量對比提升活動。到2015年,在重要產業領域的5萬家企業開展質量對比提升活動,使先進質量管理理念得到廣泛傳播,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技術得到普遍采用,骨干和支柱行業內領先企業的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所處的位置日益重要,所要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多。在96年版的《綱要》中并未“著墨”太多的節能減排工作也成為了近幾年機電行業內所重點關注的熱門話題,新版《綱要》也與時俱進地提出,到2015年,清潔生產新技術產業化和標準化水平要大幅提升,建成一批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和公共服務平臺,生產過程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資源消耗大幅降低。
質量是個重要“角色”
為什么要專門為“質量”撰寫如此詳盡的中長期規劃?《質量發展綱要》起草組組長張綱表示,縱觀當代世界經濟發展史,質量在大國崛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德國政府在上世紀50年代,實施了“以質量推動品牌建設,以品牌助推產品出口”的國策,在全球確立了“德國品牌、質量一流”的國家形象。60年代日本提出質量救國戰略,推廣全面質量管理,憑借質量優勢大舉進入全球市場。80年代美國出臺《質量振興法案》,通過一系列激勵質量創新的措施,使美國在主導產業上再塑全球霸主地位。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在重視發展速度的同時,必須把質量擺在國家戰略地位全面推進。
據他介紹,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232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了15份關于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的議案或提案。目前,全國已有26個省(區、市)人民政府全面實施了質量興(強)省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