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的一次“邂逅”,改變了高長青的醫學生涯。
2000年,解放軍總醫院醫務部主任兼心血管外科主任高長青在加拿大參加心血管外科年會時,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這個“同行”—— 一臺外科手術機器人。
“簡直像科幻小說一樣。”醫生不用在病人身上開刀,而是通過操縱機器人完成手術。驚訝不已的同時,這一場景也讓高長青意識到,機器人將為醫療事業帶來一場革命。
5年,500例
2月18日,解放軍總醫院國際會議中心里擠滿了人。經衛生部、解放軍總后勤部批準,“國家機器人心臟手術培訓基地”和“全軍機器人外科培訓基地”這一天在解放軍總醫院成立。與此同時,“國際達芬奇機器人外科培訓基地”和“亞洲機器人外科學會”也在該院揭牌成立。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總參軍訓部副部長楊隸魯、總后衛生部副部長方國恩等有關部門領導來到現場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此時站在臺上的高長青,身份已經變成了機器人微創心臟外科手術的“亞洲第一人”。
在傳統的心臟手術中,醫生必須為病人劈開胸骨、顯露心臟后才能實施手術,術后會留下一條20厘米左右的疤痕,其創傷和危險性可想而知。而采用機器人手術系統則只需在胸壁打幾個小孔就能完成手術,大大降低了創傷,大部分病人不需要輸血,也幾乎不發生感染,在術后短時間內即可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
2007年1月15日,高長青操縱著機器人“達芬奇”,完成了第一例全機器人不開胸心臟直視手術,開創了中國機器人微創心臟外科領域的先河。
“‘達芬奇’機器人的機械手有7個自由度,十分靈活,也能避免人手的抖動。”高長青說,“更重要的是,在機器人手術系統中,主刀醫生的視野放大了10倍,其精準性是傳統開胸手術無法比擬的。”
5年來,高長青團隊已累計完成500例機器人心臟手術,并全部取得成功。解放軍總醫院也因此成為全球完成機器人心臟手術種類最多、最齊全的單位,帶動了該技術在泌尿外科、肝膽外科、普通外科、腫瘤外科和胸外科等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一臺臺手術的成功,為高長青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業界的認可,但功成名就之后,這名外科醫生想得更多的是將他的經驗分享給同行們。
機器人背后還是人
“以最小的創傷、最低的風險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是無數患者的渴求,也是全球外科醫生追求的目標。因此微創已成為世界醫學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解放軍總醫院院長李書章介紹,由于解放軍總醫院在該領域取得的系列成就,政府部門也開始敏銳地認識到其中的戰略意義。
2010年,該院成立國際機器人心臟外科合作與研究中心,開始為來自全球的機器人心臟外科團隊做培訓。迄今為止,已有日本、新加坡、巴西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的數批團隊完成了進修培訓,埃及、馬來西亞的培訓工作也在計劃當中。
然而,機器人外科手術在國際上剛起步,雖然有著巨大優勢,但仍要依靠醫生的操作能力,對醫生技術要求高、對團隊配合要求高。
“在安全實施機器人手術前,醫生必須經過嚴格、科學的培訓。”高長青認為,要繼續擴大開展機器人外科的推廣應用,必須實施規范的培訓模式,使之能更加安全規范地普及和推廣。
黃潔夫對此表示贊同。他介紹,目前國家正在深入進行醫療改革,為老百姓看好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他希望培訓基地能掌握好準入標準,為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目前,解放軍總醫院已建立起一套系統的機器人外科手術技術方案、培訓方案和行業管理規范,并經衛生部批準向全國推行。
高長青相信,此次三大培訓基地和亞洲機器人外科學會的成立,將促進中國機器人微創外科技術的快速健康發展,并惠及全球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