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水環境是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一層。曾經由于工業快速發展,水環境重視度降低,長江、黃河流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污染,不僅影響居民生活用水、農田灌溉,更對生態環境、人類健康產生著無法緩解的負面影響。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生態環境建設的關注度再升一級,生態文明成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項目。為了有序、深入推動水環境生態治理,2021年5月,生態環境部開展黃河流域固體廢物傾倒排查整治工作,旨在消除環境污染隱患,保障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安全。
黃河流域“清廢行動”自2021年7月正式開始。本次清廢行動一改此前人工勘探模式,而是以無人機和衛星遙感影像為核心,搭配環境監測儀器,形成“智”理水域行動模式。簡單來說,該模式即沿著流域帶進行排查,獲取信息后再由專家攜帶環境監測儀器到現場監測、整治。
據了解,前期調研中,除了衛星遙感“助攻”,還引入了無人機遙感、核查
APP與后臺信息系統。實現遙感技術提升排查精準度,遙感監管技術探索新模式。相比此前“清廢”行動,衛星遙感的“精度”提高不少,可準確辨識固體廢物,由50%的準確率提高至70%-80%。遙感監管技術體系改變了過依靠人工排查固廢的模式,推動了固廢排查整治的高效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前期主力是衛星,后期則是環境監測儀器。“清廢”行動后期,專家一方面根據已有地域污染信息,另一方面則需借助環境監測儀器,如水質監測河流采樣儀器、重金屬、便攜式臭氣檢測分析儀等,實地走訪檢測,對具體流域污染情況、固廢情況再次調研,獲取精確數據,制定詳盡方案,形成一套精準化水環境治理方案。
長江、黃河流域面積較闊。而利用衛星、無人機等遙感技術搭配
環境檢測儀器,效率大大提高,為行動提供有力支撐。數據顯示,2021年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共排查整治內蒙古、青海、四川、甘肅、寧夏5個省份黃河干流沿岸、湟水河沿岸、渭河甘肅段沿岸。整治行動中共清理混合垃圾堆放點位39個,清理4.1萬噸;生活垃圾堆放點位92個,清理12.3萬噸;其他固廢堆放點位115個,清理46.7萬噸;建筑垃圾堆放點位171個,清理84.2萬噸;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堆放點位42個,清理735.3萬噸另外,發現并清理整治危險廢物2.1萬噸,有效防范了黃河中上游沿線生態環境安全風險。
不僅如此,該次行動還對黃河干流中上游,約74872平方公里開展遙感解譯,共發現疑似問題點位662個,2022年這些疑似問題點將在環境監測儀器的排查檢測下,逐一被解決。
實際上,此前長江經濟帶就曾進行過“清廢行動”,同樣是利用衛星+監測儀器模式。2018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連續3年組織開展長江經濟帶“清廢行動”,摸排并整治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傾倒情況。長江流域的清廢行動共排查流域經濟帶11省份、129個地級市,總面積達103萬平方公里,排查點位9839個,確認問題點位3252個。截至2021年底,整改完成3221個,清理各類固體廢物5676.1萬噸,整改完成率99%。大規模、全覆蓋河流環境整治,基本消除了長江流域環境安全隱患,有效、有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技術融合為環境保護帶來更多可能性。遙感技術+環境監測儀器并非是技術融合的第一次嘗試。數字河流監控系統等多個一體化、智能化體系運行應用,為完善跨界河流生態補償機制、推進流域水質整體改變、構建水生態文明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