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IMT―2030(6G)推進組正式發布《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提出6G將在5G的基礎上,從服務于人、人與物,進一步拓展到支撐智能體的高效互聯,將實現由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的躍遷,持續提升人們生活品質,促進社會生產方式轉型升級。
6G網絡不僅是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紐帶,更是物理世界與智能世界的神經系統。6G潛在的八大業務應用場景,包括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聯、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數字孿生、全域覆蓋。其中,通信感知可以在通信之外賦予用戶更多服務能力,如成像、環境重構、精準定位等;普惠智能讓每一個設備成為智能體,彼此之間不僅可以支持高速數據傳輸,還可以實現不同類型設備的協作與學習。
為了滿足6G全新業務場景性能需求,梳理分析了當前業界廣泛關注的潛在關鍵技術方向。其中,增強型無線空口技術可進一步實現頻譜效率、峰值速率、定位精度等性能的提升;新物理維度無線傳輸技術可提升網絡傳輸速率、頻譜效率及系統容量等;確定性網絡可為工業制造、車聯網、智能電網等對時延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提供確定性網絡保障能力;星地一體融合組網技術可實現空基、天基、地基網絡的深度融合,支持在任何地點時間,提供統一接入與信息服務。
首先,新物理維度無線傳輸技術、新型頻譜應用技術、通信感知一體化技術等新型無線技術將在以地面蜂窩網絡為基礎,衛星、無人機、空中平臺等多種非地面通信共同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無縫覆蓋,形成6G覆蓋。而6G發展也將會對整個社會帶來巨變,人類社會將隨6G進入全面智能化的時代。網絡服務速度的提升促使社會服務質量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精準化提升,社會綠色發展可持續化提升。這是由于從技術上來講,6G能夠促進人類構建起一張更加全面且高效化的人機物全互聯智慧網絡,覆蓋領域更廣,網絡連接更深。通過便攜化、全域化、智慧化的靈動交互,在原有基礎上增加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聯等全新業務應用,助力物理世界的數字化發展。
6G技術創新將成為通信產業的制高點和重要抓手。從網絡虛擬化走向網絡智能化,這不僅是對現有技術的延伸和改進,更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網絡架構革命。此外,從構建健康的全球產業生態系統角度,對6G發展中的一些關鍵問題闡述了推進組觀點,提出5G的成功商用,尤其是在垂直行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將為6G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盡管6G會向更高頻段擴展,但基于技術的客觀判斷,低頻段頻譜仍是6G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毫米波將在6G時代發揮更重要作用,而太赫茲等更高頻段則聚焦于滿足特定短距離大容量的場景需求。全域寬帶移動通信在現實的商業條件下,應該立足基礎和補充的配置模式。也就是說,6G網絡仍將以地面蜂窩網絡為基礎,衛星、無人機、空中平臺等非地面通信在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無縫覆蓋方面承擔著補充作用。
當下互聯網規模很大,你是否早已感覺到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呢?其實還遠遠不夠!目前全球仍有超過30億人沒有基本的互聯網接入、無人區、遠洋海域無法通過網絡實現信號覆蓋,這個世界還有無數美好的風景你未曾見過,大量奇妙的風俗你不曾知曉。6G時代,隨著業務的逐漸融合和部署場景的不斷擴展,地面蜂窩網與包括高軌衛星網絡、中低軌衛星網絡、高空平臺、無人機在內的空間網絡相互融合,將構建起全球廣域覆蓋的空天地一體化三維立體網絡,為用戶提供無盲區的寬帶移動通信服務。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