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推進智慧城市發展的大環境背景下,智慧水務建設正契合當下城鎮現代化建設發展趨勢。其中,
智能水表作為智慧水務的感知端,在水務公司智能抄表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隨著智能水表應用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告別抄水表的尷尬。安裝智能水表后,通過物聯網就可將相關數據遠程傳送到后臺系統,無需抄表工上門。數據采集、上傳,水量分析一目了然,提升了管理效率,大大節省了每月人工抄表的人力。
截至目前,中國移動湖北公司已為宜昌市近1000戶家庭安裝了
物聯網水表。不僅提升了水務公司的管理效率,還給市民的水費繳納和業務辦理帶來便利,標志著宜昌市水務正式邁入智慧時代,“水管家”開始走進市民家中。
近年來,隨著水資源的短缺、水污染的加劇以及“階梯水價”政策的實施,發展智慧水務成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點。水資源管理不僅是城市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體現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的標志之一,實時監測居民用水,對用水數據進行高精度的采集越來越重要。
傳統水表只有計量的功能,智能水表可通過物聯網技術,擁有用水自動抄表、數據遠程傳輸、后臺智能管理等功能,并可向用戶推送用水量、水費賬單等信息,引導居民科學用水、節約用水,實現從源頭到末端全智慧,免去人工入戶抄表,提高工作效率,給廣大居民生活帶來真正的“智慧”。
目前,5G、工業互聯網進度的加快幫助水司不斷提升業務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優化漏損管控,隨著這些供水企業需求的逐步釋放,水務行業逐漸向著系統集成化、信息網絡化、數據海量化為特征的智慧水務業務模式轉變。受益于此,作為上游端的水表企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市場機會。
近日,三川智慧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98%;實現扣非凈利潤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67%。在經歷了2019年物聯網智能水表快速放量之后,三川智慧維持了凈利潤持續增長的態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水表行業趨勢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當前我國智能水表滲透率約20%,年產銷量1500萬臺,對應市場規模僅為50億元,而且智能水表產品技術、管理水平、發展態勢等明顯滯后。不過,隨著政策的落實以及NB-IoT通訊技術的應用,預測智能水表將以28%的增速快速發展,預計未來五年智能水表市場規模將超過400億元,2020年規模將超過170億,成長性很高。
伴隨著5G的商用以及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新的商業模式將不斷涌現,在產品、技術、整體解決方案上積極投入研發的水表企業,有望在未來5G、物聯網時代取得先發優勢,并具備更廣闊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