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在出租車上安裝車載空氣質量監測器,這在全國屬首創。據介紹,此舉使得行駛中的出租車,好像變成了一個個移動監測站。這項全新的車載空氣質量監測技術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已在30輛出租車上投入使用,今后有望擴大至200輛出租車上。
據悉,這種車載空氣質量監測器由同濟大學教授譚洪衛團隊創新研發,它藏身在出租車頂燈的燈箱里。相應的數據也已經與環保部門進行對接,由專業機構進行研究。
這套設備由兩個取樣口、傳感器、GPS通訊模塊等組成,主要針對PM2.5和PM10兩種空氣固體懸浮物進行實時監測,每秒鐘都有數據傳輸到后臺。
記者獲悉,根據長時間檢測發現,汽車尾氣直接產生PM2.5的量并不多,更多的是PM2.5的“催化劑”和“原材料”氮氧化物氣體和揮發性有機氣體。也就是說,車載監測點并不直接處于污染源中,所以對日常采集的數據并沒有影響。
同時,課題組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關,以提升移動監測的精度。比如和國控站的數據進行動態校合比對。藏身于出租車頂燈里的設備,也能克服各種外部因素的干擾。
目前PM2.5監測數據主要來源于生態環境部門設立的環境質量監測站,但站位數量較少。上海有10個國控站、16個市控區級監測站。雖然設備精密,但監測的是較大區域內空氣質量的平均狀況,設備通常裝在離地面大約15到20米高的樓頂。
相對而言,出租車頂燈的監測高度與行人呼吸范圍相近,尤其對于特定區域,比如工地、居民區等,可以獲得更高密度的數據來反映局部空氣質量情況,與固定監測站形成有效的點面結合,實現有效互補。
據課題組相關人員介紹,通過一年多的數據累計和可視化分析,對于上海的PM2.5分布特點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比如,PM2.5濃度最低的時刻大多在下午、空間上“城郊一體、東優于西”等。
課題組數據分析團隊表示,人們的個體感受往往和手機上查到的數字并不一致,實際上就是家門口這個微觀環境和整個上海市的宏觀情況的差異。而要對城市大氣環境進行精細化管理,進行空間上更加密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汽車上安裝車載空氣質量監測器便成為適時之舉。
有關人士表示,要真正將這項空氣質量移動監測手段推廣應用還有一段路要走。一方面,目前上海試點的出租車僅30臺,雖然每天都能覆蓋180多個街鎮,但仍需要有更多的載體來擴大數據采集量和密度。同時,如何與現有的固定監測站有效對接融合,為大氣污染防治和改善空氣質量作出實際應用,也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得出更為科學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