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高速發展的水質監測設備行業,站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即便多重利好加持,水質監測設備仍將面臨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當政策紅利的優勢不再后,同質化將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向智能化、差異化發展,一方面是為了尋求更多的契機,一方面也是轉型多元化的必經之路。
作為測量水生態環境質量的標尺,水質監測設備產業正加快創造新的業態,并呈爆發式增長態勢。來自權威媒體報道消息稱,去年水質監測設備產業規模超過87億元,增長12%左右,預計2018年將達到近百億元,與此同時,水質監測產業在我國進入蓬勃發展期,自2013年以來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達到10%。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智能應用等新一代數字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網格化、智能化的發展也給水質監測產業注入了新動力。業內專家認為,水質監測設備產業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年均增速遠高于環保裝備制造業。同時,水質監測設備正成為整體環境監測經濟的重要突破口。“我國水質監測設備的蓬勃發展與市場的逐漸成熟,帶來了新一輪投資熱潮。”業界分析普遍指出。
按照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的《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健全的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具體至水質監測領域,2019年重點檢查10個省(區、市)的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汾渭平原重點排污單位和全國10%的環境地表水自動監測站點運維質量。可以預見,隨著環境質量
標準日益嚴苛以及水生態系統修復、黑臭水體治理需求的持續旺盛,我國水質監測設備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這其中,智能化、個性化是水質監測設備的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是讓監測裝備更具有智能化水平,其標志就是人機協作。水質監測設備將發展成為具備不同程度感知和認知能力的智能裝置,以自主反饋和檢測的方式,廣泛參與、協助夯筑水質監測數據真實、客觀、準確。“技術的發展和突破使得水質監測設備迎來升級版,其中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水質監測設備由過去及其設備的衡量指標,即精度、負載和可靠性等,轉變為自主的檢測能力、操作能力及交互能力。”
盡管我國水質監測設備產業正在快速發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如核心技術尚待突破,應用領域有待拓展。為促進水質監測設備產業良性發展,生態環境部等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支持措施。早在2016年10月,多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要求五年內形成較為完善的環保裝備產業體系。根據工信部部署,下一階段相關產業促進政策將著手解決兩大關鍵問題,一是推進包括水質監測設備在內的環保裝備產業邁向高端發展,二是規范市場秩序。
據了解,當前水質監測設備發展正經歷從數量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攻堅階段。未來首先要推動水質監測設備質量的提升,向中高端行業邁進。相關部門負責任人此前指出,下一步將強化水質監測設備產業發展頂層設計,積極搭建行業開放式資源平臺,加快構建水質監測裝備協同創新體系。
此外,重點解決一些瓶頸難題,突破人機交互、功能仿生、智能感知等一類關鍵共性技術。推動水質監測設備技術進步、產業發展作為打響生態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以創新為引領,以需求為帶動,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核心技術研發、產業鏈構建、應用領域拓展、區域集聚發展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