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儀表網 儀表下游】7月25日13時45分,山東電網全網用電負荷第四次創新高,達8022.2萬千瓦,超去年夏季最高值11.1%。極端高溫酷暑天氣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迎峰度夏工作面臨重大考驗。在220千伏泉河變電站,室內外兩臺機器人正密切監控站內GIS等重要設備的每一次微小的表計變動。
目前,智能電網建設和增強供電可靠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電力設備狀態檢測、監測作為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呈現出巨大的成長潛力和發展空間。智能電網建設規劃將極大地推動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市場需求,成為巡檢機器人行業持續增長的長期推動力。尤其是作為電力系統中變換電壓、接受和分配電能、控制電力的流向和調整電壓的電力設施的變電站,是機器人巡檢的重點內容。
機器人的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而電力巡檢機器人是特種機器人的一個特殊門類,它要在強磁場條件下、惡劣環境里工作,研制難度尤其大。早在1999年,魯能智能公司就開始了電力機器人研發工作,2005年研制出國內首臺變電站設備智能巡檢機器人。2007年,國家電網公司電力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在魯能智能公司設立。
根據山東省印發的《山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7-2022年)》的規劃,到2022年,山東省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國內領先,萬人機器人數量達到200臺以上。2005年,山東省第一臺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在濟南投運以來,已經在全國765所變電站推廣應用了近500臺。
作為國網山東電力室內外一體化巡檢的試點站,泉河站肩負著讓“機器人+”自動巡檢模式覆蓋全部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替代人工開展例行巡視、特殊巡視,讓設備巡視工作量降低30%的試點任務。
7月19日,經國家能源局審查批準,能源行業電力機器人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秘書處設在國網山東電力。這標志著山東電力機器人技術實現了從科研到產品、再到標準引領的轉換,對推動電力機器人領域標準化工作的推進、行業發展規范等工作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