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目前,遼寧土壤環境質量例行監測已覆蓋全省縣域。完成土壤采樣之后,將進入分析階段,雖然全省環境監測已逐漸向自動化作業轉型,但仍有一些項目監測仍需人工實驗完成。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今年7月到9月,全省出動近百名環境監測人員,采集土壤點位544個,足跡遍布全省所有地市及縣區。9月27日,部分剛采樣歸來的環境監測人員,再次聚首,參加由遼寧省環境保護廳、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和省總工會共同舉辦的“遼寧省第二屆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活動”。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稱,這次比武,將以賽促練,提升遼寧省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讓市民掌握更準確的環境質量信息,也為污染防治、環境管理、環境決策提供更科學、更有力的技術支撐。
競賽現場,來自全省各級環保單位的45名技術人員,先進行技術理論考試,后進行現場實際操作。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遼寧的環境監測已經基本完成了從手工作業到自動化作業的轉變,從化學分析為主發展到儀器分析為主,并全面形成了空氣、水質、土壤、固體廢物、危險廢物、二惡英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監測能力。
實現自動化作業就完全不用人工參與了?答案并非如此。遼寧省環境監測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現在遼寧已經實現了大氣質量全自動化監測,每小時出一次監測結果,并自動完成上傳,但仍需要定期進行人工比對,也就是通過手工實驗的方式來比對儀器監測的結果。而全省70多個國控自動監測點位仍需要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
在水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中,其中就包括大家最關心的飲用水源地的水質監測,還有很多項目需要進行手工作業才能完成。該工作人員舉例:比如六價鉻和
高錳酸鹽指數,前者可能存在于被電鍍行業廢水污染的河流中,而后者則可能來源于廢水污染或者自然生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