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為民航業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目前,信息化手段在民航服務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民航工程建設管理方面,信息化程度仍有很大差距。
天府國際機場一期航站區鳥瞰(效果圖),資料圖
2016年3月起,民航專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牽頭,機場工程民航科研基地提供技術支持,加緊建設監控平臺。監控平臺建設受到業內關注。例如2016年5月起開工建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便決定在該際機場飛行區地基處理及土石方工程上全面應用該平臺。
近期,記者在四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施工現場可以看到,與其他工地相比,這里有明顯不同。這里正在工作的碎石樁、強夯機、振碾機、沖碾機等機械上都加裝了幾個小物件。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小物件包括:北斗定位天線、數據傳輸模塊、激光測距
傳感器、測
位移傳感器等監測設備,機械類型不同,加裝的設備也不同,可針對性地采集施工機具在作業過程中的工藝參數以及質量參數。
這些實時收集來的數據,在監控平臺上自動轉換成不同顏色的圖形,異常數據一目了然。
例如,一臺碎石樁上通過加裝北斗定位天線、激光測距傳感器和監控主機,采集了沉樁深度、打樁時長、反插次數等主要數據。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沉樁深度,一個區域都是綠色的,突然出現一個紅色的,這個紅色的就很有可能是異常數據。
碾壓機械的碾壓速度、碾壓厚度、碾壓遍數和壓實度,強夯機的夯擊次數、錘重、落距,碎石樁的地基處理點坐標、地基處理深度、進料量、拔樁反插次數……監控平臺通過分析各項數據,實時發現工程中的薄弱點,為業主及監理、施工等部門進行重點檢查提供依據。
(原標題:國內民用機場采用傳感監測平臺監控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