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到2020年,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空間規模、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公眾對環境滿意度進一步提升,為全面建成高質量的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奠定良好環境基礎。
信用評價、信訪投訴等信息的綜合分析,促進污染源監管的精準化;創新“互聯網+環保政務”服務模式,進一步完善“一站式”網上辦事平臺,促進環境公共服務的便民化。
(七)加大科技創新支撐力度
以推進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和破解環境熱點、難點和前沿問題為重點,加大環保科技研發支持力度,支持環保產業發展。繼續推進環境保護部復合型大氣污染研究重點實驗室和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加快長三角大氣污染預警預報中心二期建設,建設上海城市環境噪聲控制工程技術中心。推動上海市環境標準科創中心建設。加強區域和流域環境科技協作。
(八)積極推進社會共治共享
加強環境宣傳教育,積極弘揚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發布公眾環境友好行動指南,鼓勵公眾自覺踐行綠色生活、綠色消費,形成低碳節約、保護環境的社會風尚,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
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建設完善一批環境宣傳和科普教育基地。全面推進環境信息公開,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和各類新媒體宣傳作用和輿論監督,推動全社會共抓環境保護。完善企業環保誠信體系,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制度,擴大企業環境責任報告發布范圍,推進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試點。探索建立環保志愿者制度,積極推動環保志愿者參與環境保護行動。完善有獎舉報制度,搭建環境保護網絡舉報平臺。探索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維護環境公共利益。
(九)加強環境合作協作交流
積極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大治理、大保護,強化立法、規劃、標準、政策、執法等領域協同與對接。深化長三角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積極推動機動車異地同管、船舶排放控制區建設、高污染天氣協同應急等重點工作。建立長三角區域水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持續推進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配合完成長三角地區戰略環評,完善區域環評會商機制。健全區域環境應急聯動機制,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協作水平。繼續深化國際環境合作與交流,加強環境科技、人才多邊或雙邊交流,積極履行國際環境公約。
專欄6 “十三五”環境保護重點工程
1.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工程。主要包括建成黃浦江上游金澤水庫及相關配套工程,完成郊區供水集約化,推進太浦河清水走廊建設,完善多元聯動原水布局等工程;全面關停二級水源保護區內排污口,強化船舶污染監管等。
2.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工程。主要包括石洞口、竹園、白龍港、虹橋、泰和及郊區南翔、松東、朱家角、崇明城橋等30余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新建、擴建工程,石洞口、竹園、白龍港、松江、嘉定、奉賢、浦東、金山、青浦、崇明等區污泥處理處置工程,閔行、楊浦、浦東、嘉定、松江、青浦和金山等區通溝污泥處理設施建設等工程。
3.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主要包括蘇州河段深層排水調蓄系統建設,中心城區21座雨水泵站的旱流截污改造以及老舊小區雨污混接改造等工程;推進浦東臨港、徐匯濱江等海綿城市試點。
4.河道湖泊綜合整治工程。主要包括56條段以上黑臭河道綜合整治,200公里重污染河道治理,259個國考斷面和市考斷面水質達標綜合整治,1000公里中小河道生態治理,1.2萬公里鎮村級河道疏浚,淀山湖、汪洋湖及周邊水系生態修復等重點工程。
5.燃煤大氣污染治理工程。主要包括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自備電廠燃煤機組清潔化改造,集中供熱和熱電聯產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全面取消分散燃煤等工程。
6.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針對有機化工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化學藥品原藥制造、初級形態的塑料及合成樹脂制造、合成橡膠制造、合成纖維單(聚合體)制造等6個行業實施LDAR,上海石化、高橋石化、上海化工區、華誼集團、金山二工區、寶鋼集團等重點企業實施VOCs綜合治理等。
7.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工程。主要包括南大、桃浦等地區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復試點以及吳淞、高化、金山衛土壤(地下水)環境調查等工程。
8.工業污染防治與轉型升級工程。主要包括全市3000項產業結構調整重點項目,高橋、吳涇地區適時啟動功能轉型,杭州灣北岸地區制造業轉型升級,桃浦、南大、吳淞等地區產業轉型,外環線以內、郊區新城、大型居住區、虹橋商務區及其拓展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崇明生態島(本島)等六個重點區域內污染企業關停調整等重點工程。
9.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分批明確區域清單和整治計劃,滾動實施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10.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主要包括養殖總量控制在200萬頭標準豬(出欄)以內、規模化養殖場總數控制在300家以內,完成保留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減排以及2720家不規范中小畜禽養殖場(戶)關停調整等。
11.美麗鄉村建設工程。主要包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及完成基本農田保護區內規劃保留地區村莊改造等工程。
12.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和綜合利用工程。主要包括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和奉賢、松江、嘉定郊區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設施建設,區級中轉站和環衛綜合基地新建改造工程,老港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二期工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深度處理項目以及再生資源回收示范、醫療廢物第四條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等工程。
13.綠地林地建設工程。主要包括新建綠地6000公頃(其中,公園綠地2500公頃以上),新增林地30萬畝以上。重點推進沿江、沿海、沿路、沿河生態廊道建設,3000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掃盲工程,郊野公園及郊區休閑林地建設,隔離林帶、防護林帶等公益林和綠地建設工程。
14.環境監管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包括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修訂,制定本市排污許可證管理規定以及制定一批地方標準和技術規范等;完成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系統建設,完善水質自動監測站點、土壤(地下水)環境、聲環境污染源監測網絡建設,全面完成重點產業園區特征污染因子監控網建設,完善輻射預警在線監測體系和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在線監測系統;推進智慧監測、智慧監管、智慧門戶三大應用平臺建設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