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國家級硒檢測中心年底湖北恩施開檢
中國儀表網
2014-09-28
小
中
大
【中國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日前,湖北恩施州決定,把硒檢測研究作為硒產業鏈核心環節來打造,握牢硒標準制訂主導權。該州主導起草制訂的《富有機硒食品硒含量要求》通過專家論證,將從2014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由恩施州起草制訂的《富有機硒食品硒含量要求》通過省專家論證,將從2014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印發《恩施州硒產品專用標志管理辦法》,從標志的分類式樣、申請使用、管理監督、罰則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在恩施,“世界唯一探明的獨立硒礦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兩大世界級資源成就了“世界硒都”的美譽。年初以來,恩施州組織檢驗機構開展州內硒產品硒含量檢測,目前已完成973個產品的檢驗。同時,設計了恩施硒產品專用標志,印制了第一批30萬枚防偽標簽,已在華硒女兒城硒產品專營店等地使用。由恩施州起草制訂的《富有機硒食品硒含量要求》通過省專家論證,將從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眼下恩施州正抓緊制訂硒產業十年發展規劃。如何進一步發揮“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激流勇進,搶占發展制高點、掌握發展話語權?決策者成竹在胸。“用長遠的眼光、開放的辦法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廣泛調動專家、企業等各方面力量參與,不斷聚集資源、人才。” “搶抓國家富硒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落戶恩施的機遇,把硒檢測作為硒產業鏈核心環節打造。”“進一步明確硒研究的方向,維護、彰顯、提升恩施硒資源獨特的價值,深化細化硒檢測相關標準,圍繞企業需求開展硒產品研究。” “要統籌謀劃硒健康知識宣傳和恩施硒產品的營銷推廣,形成宣傳部門牽頭、其他部門共同參與的大宣傳格局。”“在融合發展上做文章,推進硒產業與六大產業鏈融合發展,實現硒產業空間布局與工業園區高度融合。 據介紹,實施硒標志專用管理,將有利于推動恩施州富硒食品產業標準化、品牌化發展,規范富硒產品行業的生產和銷售行為。目前,辦理硒產品專業標志的企業,還可直接到州政務服務中心質監窗口申請。 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全國唯一富硒產品權威檢測機構,國家富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年底可投入使用。中心建成后具備富硒食品、富硒農產品、富硒肥料、含硒礦石、土壤6大類1519項產品、2189個參數的檢驗檢測能力,每年可檢測富硒產品1萬多批次。“國家富硒產品質檢中心落戶恩施,既是對恩施在硒開發利用中重要地位的認可,也為恩施搶占硒標準制訂話語權贏得先機。今后,將把硒檢測作為硒產業鏈核心環節打造。”恩施州質監局局長譚德明直陳其意。 硒,大自然對恩施的恩賜。“世界唯一探明的獨立硒礦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兩大世界級資源成就“世界硒都”美譽。硒,從化學角度來說,是一種元素;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礦物質營養素;而對于400萬恩施人來說,則承載著興州富民的期盼。州委六屆五次全會指出,恩施特色資源豐富,民族文化資源獨特,特色產業開發潛力巨大,要充分挖掘動植物、富硒、旅游、礦產、能源等資源的獨特潛力,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硒資源開發利用是一場需要全州上下共同努力的接力賽。恩施硒產業發展到了又一個重要節點。”州委書記、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海濤對此有清醒的認識。武陵山間,新一輪硒資源開發利用的號角已經吹響。 目前,恩施州富硒產業產值突破50億元,恩施富硒綠色產業集群已納入省政府52個重點產業集群之列;茶葉、蔬菜、中藥材、食用菌、糧油等富硒特色農產品基地有200多萬畝,富硒畜禽水產養殖業產值占全州農業總產值的30%以上;培育出了圣峰藥業、仙芝堂生物科技為代表的60多家硒產品研發企業。 國家富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成后,具備富硒食品、富硒農產品、富硒肥料、含硒礦石、土壤6大類1519項產品、2189個參數的檢驗檢測能力,成為主導和參與國家、行業和地方硒標準制(修)訂的核心權威平臺。擦亮“世界硒都”名片,讓“硒”產業推動恩施產業發展巨輪,我們拭目以待。
249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