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近日,借助國家電網寧夏送變電工程公司工作人員自行研發的飛行放線機器人,國網寧夏電力成功完成了“賀蘭山―黃河Ⅱ回”750千伏超高壓線路跨越黃河的初級導引繩的展放,從而為該高壓線路跨越黃河架設導線和地線掃清了關鍵障礙。
9月10日,國家電網寧夏送變電工程公司用飛行放線機器人,成功完成了賀蘭山―黃河Ⅱ回750千伏超高壓線路跨越黃河的初級導引繩的展放,從而為賀黃Ⅱ回750千伏超高壓線跨越黃河架設導線和地線掃清了關鍵障礙。這也是全國首次在75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中使用職工自主研發的飛行放線機器人。
飛行放線機器人,又被稱為八旋翼遙控直升飛機,是由寧夏送變電工程公司6名一線工人利用業余時間研制成功的。上午11時許,在賀蘭山―黃河II回750千伏線路工程跨越黃河段,在專業人員的操作下,只見八旋翼遙控直升飛機帶著1根Φ3mm的丙綸繩騰空而起,在空中優美地劃著弧線,徑直飛向目標塔,經過約6分鐘的飛行,飛行放線機器人飛抵鐵塔中橫擔附近,操作人員接到塔上工作人員指令,及時準確的進行了拋繩作業,將螺旋槳前拖出的導引繩,穩穩地飄逸在鐵塔頂部的橫擔上,塔上工作人員接到丙綸繩后通知操作人員:“接到初級導引繩,飛機可以返航”,至此,750千伏賀黃Ⅱ回線采用飛行機器人放線取得成功。
據專家介紹,長期以來,輸電線路的導地線展放一直是困擾送變電施工企業的難題。按傳統施工工藝,人工展放導引繩須先辟出一條與線路等長的放線通道,一條幾十公里750千伏輸電線路的導地線展放,僅青苗、樹木的賠償費用往往就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特別是在跨越黃河施工中,要租用船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人員設備安全也存在隱患。
據悉,這是寧夏送變電公司首次在75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放線施工中使用職工自主研發的飛行放線機器人,可實現自動返航、定點拋繩、圖像實時傳等功能,具有操作簡便、起降占地面積小、安全穩定、效益高、保護環境等特點。飛行放線機器人是該公司職工依托喬廣社勞模創新工作室自主研發的,其中飛行放線機器人拋線裝置剛剛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首次利用飛行放線機器人進行跨越黃河段初級導引繩的展放,與以往常規人工地面展放鋼絲導引繩、機械牽引升空方法相比,跨河段架線施工效率大大提高,節省2-3天施工時間,成本縮小了,安全性也提高了,為今后此類展放工作積累了經驗。下一步,研發團隊計劃在飛行放線機器人高清攝像頭上加裝紅外線高溫探測儀,在線路巡檢中推廣應用。”項目帶頭人趙金剛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