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某個四月的第一天,你要從中關村背袋棉花運到上地,當然你特別想知道現在上地的天氣。你知道查天氣預報是不靠譜的――從沒見到過天氣預報里把中關村跟上地分開。作為一項秘密行動,你又不想打電話去問人。于是你拿出手機,打開一個“人聯網”的app,點擊地圖上的“上地”,app說:“11:59分,上地天氣晴朗,20人,可信度100%”。你長出一口氣,背上棉花,走向上地。
這就是“人聯網”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人聯網”由廣泛參與的戶提交特定的本地性信息,存儲在云端,由服務器經過處理后提供給需要這些信息的人。當然,現在并沒有“人聯網”這個app,“人聯網”也只是一個應景的稱謂,其專業性叫法是“參與感知”或者“參與式感知”。虎嗅網的這篇文章所提到的“反饋經濟”和這篇文章介紹的“Placed Insights”都涉及到“參與感知”。
什么是“參與式感知”?
傳統傳感網絡的特點是信息由傳感器產生、搜集,然后自動(可以是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上傳至某個區域節點或中心節點。而“參與式感知”則更加注重“人”的參與,數據由用戶創建、篩選或者控制,然后上傳。也就是說“參與式感知”以人為主,用戶出于個人或經濟興趣,有意識的響應感知需求,用戶既是數據的提供者又是數據的消費者。這也與普通的“眾包”有所區別,可以認為參與式感知是一種結合了傳感數據的眾包+移動互聯+UGC模式。因為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當前情況下用戶用于共享數據的設備一般都是智能手機,而共享的途徑則普遍是移動互聯網。
目前“參與式感知”已應用于如下典型場景:環境與氣候變化監測(例如UCLA的個人環境影響報告――PEIR項目,美國大氣研究大學協作組織氣候變化對植物生長影響的BudBurst項目)、交通與危險監測(例如CycleSense程序幫助騎車人合理規劃騎行路線、避開危險路段)、健康跟蹤(美國一些醫療機構開發的健康跟蹤程序可幫助護理人員了解年長者行為模式的變化,有助于快速發現導致早期健康問題的原因并予以修正)、室內定位與導航(如谷歌室內地圖的參與式構建方式)。
其中UCLA的PEIR項目因開展較早而影響力巨大,PEIR開發了碳足跡計算器,把用戶上傳的個人數據與地點、時間、行為以及區域性的空氣質量、天氣數據相結合,既可計算用戶個人對于環境的影響(如碳排放),也可計算環境對用戶個人的影響(暴露于特定物質――例如霧霾――的程度)。這幫助用戶清晰認識到以下問題:“我對環境都做了什么?我的行為對環境影響到了什么程度?”
而目前正引起業界強烈興趣的“Waze”則是另外一個典型案例,Waze在普通數字地圖之上附注一層類似臨時道路施工、交通事故、測速區這樣的信息。這些信息由用戶添加,因為貢獻內容還能獲得積分,所以用戶們很樂意上傳路況。而上傳的路況又讓Waze可以實時為用戶指示一條當下最暢通的道路。
“參與式感知”的優點
分析這些應用案例,筆者認為:較之傳統的數據搜集方式,以用戶信息分享為基礎的“參與式感知”具有以下優點:
1. 靈活。感知的主體是人,人具有高度靈活性和移動性,可隨時根據要求調整上傳內容;
2. 豐富。手機有多少種傳感器,人們就可以獲取多少種數據,就可以上傳多少種數據。同時用戶還可以對數據進行預處理,貼上語義標簽,這是傳統感知方式無法做到的;
3. 均衡。人們可以通過協作的方式動態分配任務,使得數據獲取更加均衡;
4. 強大。以上特點結合起來,人人都變成了一個強大的數據傳感器,而這一傳感器又是流動的,根據不同的協作機制展現出不同的結構,可以處理非常復雜的數據搜集任務。
因此,雖然目前已經涌現了若干“參與式感知”應用,但是“人+智能手機”作為強大傳感器的功能還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設想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臺不間斷工作的數據傳感器與環境監測器,所上傳的數據不僅僅能用于自身的日程規劃、健康護理、行為矯正、危險提示等目的,而且可以建立有關全體人類行為與周邊環境的海量數據庫,無論對于科學研究、醫療救護、災害救援還是商業應用,都具有無法估量的價值。
需解決的問題
結合一些分析材料,筆者認為要做到這一步,除了通信和資費問題外,尚需解決以下問題:
1. 隱私。為了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可信性,“參與式感知”程序事實上需要知道用戶的某些個人信息,如何保證這些個人信息不被泄漏和濫用,是所有“云端”應用都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一問題不能很好解決,用戶就不可能普遍參與,海量數據搜集及后續處理就只能是空中樓閣;
2. 所有權。用戶上傳的數據理論上應歸屬用戶所有,除非網站明確購買了這些數據,或者承諾這些數據只用于非營利性目的。否則,遲早有一天,用戶會對程序通過自己上傳的數據獲利,而自己又沒有實質性收益而憤懣不平,或將導致拒絕再上傳數據。試圖長期商業化運作的參與式感知程序必須妥善處理這個問題;
3. 反饋與激勵。無論用戶是否因其上傳的數據獲得益處,用戶的參與行為本身都需要合理的反饋和鼓勵,否則用戶很有可能喪失動力。以往的事實證明,反饋要及時,而激勵未必非得是物質性的,對用戶的上傳行為作出正面反饋對于許多用戶就是很好的激勵;
4. 數據的有效性與可信性。參與式感知比較傳統感知方式的一大弊端就是許多時候信息受到用戶主觀因素的影響,未必可靠,這就要求后臺處理程序有能力鑒別、剔除不可靠的信息,尤其是需要在信息源較少的情況下解決這一問題;
5. 協作架構。后臺程序應有能力動態分配任務,避免出現大量用戶重復上傳無用數據浪費通信資源、而需要的數據卻又無人上傳的情況;
6. 稀疏數據的處理。例如你想知道北四環的交通狀況,但是目前只有兩個用戶上傳了相關信息,每條信息也就覆蓋幾百米的范圍,這點數據對于十幾公里長的北四環來 說,無疑是稀疏的。這就需要服務器能有合適的算法,根據當前的時令、時間、天氣、歷史和周邊狀況等推測當前的交通狀況,給用戶一個盡可能可靠的結果,否則程序的應用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創業機會?
那么,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應用潛力巨大的“參與式感知”會是創業者的機會嗎?
或許是,也或許不是。原因在于“參與式感知”自身的特點,我們分析它與游戲、論壇、微博、點評網站等互聯網應用的區別,可以發現它最大的特點有兩個:1)隨時可感知、輸入簡單,給用戶造成的負擔很小;2)用戶感受到提交的數據對大家(包括自己)都是有用的,主動性比較高。因而如果你打算在需要用戶重度參與的領域創業,“參與式感知”顯然不是一個好賣點。反過來,或許就有機會,例如――
你是個本地生活服務提供者,那么“參與式感知”就是有用的工具,你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模板,讓用戶隨手就能提交一些本地生活類信息,自動附加 上地理、時間方面的數據后提交。然后你把這些信息梳理、分類、匯總后提供給需要的用戶,并對信息提供者給予合適的獎勵。這既降低了你自己去搜集信息的負擔,也加強了你和用戶的互動,輔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口號,對于深入、持久的開展本地生活服務應該會有所幫助。
你是專業論壇的前站長,正準備邁入移動互聯網的康莊大道,而你的論壇本身就是以搜集某些專業數據為主,只是以前這些數據都是由用戶登錄論壇后手動輸入。那么這對你的轉型應該也是個好幫手,操作方法同上。
當然,“參與式感知”對于大公司來說,存在無限的可能,因為他們握有海量的用戶,也有足夠的資源對用戶進行反饋和鼓勵,地圖類應用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未來,隨著智能手機進一步普及和可穿戴設備的爆發,可以預見大公司們會更加傾情的投入這個領域。最低限度,醫療和健康這塊大蛋糕是它們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這個機會真正屬于教育、科研、NGO、公益組織或公共事業。利用智能手機,他們第一次有機會以較低的成本更廣泛、更及時、更全面的采集人們普遍關心的數據,吸引更多的人群有效參與環境、社會等問題的監測與處理。如果這一融合了移動互聯網、無線傳感器網的技術應用方式能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亦對公共問題有所貢獻,則善莫大焉。
尾聲
當你在四月初一那天背著棉花趕到上地時,大雨傾盆而至。看看目露憐憫、一臉深情的女朋友,望望烏云低沉的蒼天。你憤怒的咆哮道:“我也要參與!我也要感知。”你憤怒的拿出手機,在雨水中憤怒的輸入“上地,晴,無風。”你憤怒的按下“提交”按鈕。短暫的沉默之后,手機彈出一條消息:“愚人節已結束,請勿發送不實信息。祝你和女友健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