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際競爭戰略的重要標志性產業,傳感器以其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闊等特點倍受世界各國的關注。傳感器產業發展不僅為物聯網提供支撐,還將在傳統產業轉移與技術升級,以及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中發揮積極影響和作用。
從近兩年國際工業展覽會展出產品和國際知名廠商技術發展狀況分析可以看出,傳感器技術的發展趨勢是:數字補償技術、網絡化技術、智能化技術、多功能復合技術。同時,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藝運用的技術創新不斷涌現,新結構、新功能層出不窮。同時,國際各生產企業在結構設計、制造工藝、電路補償與調整和穩定性處理等方面的研究與試驗,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由于長期以來,國內企業過于分散,產業集中度不高,生產工藝裝備相對落后,缺乏新技術運用創新基礎和動力,均以仿造及二次開發為主,特別在敏感元件核心技術及生產工藝與國外差距較大,導致產業化水平不能適應市場快速變換和急劇增長的需求,國際競爭力不強,制約和影響了我國敏感行業的正常發展。
現如今,加強行業整體協調和統一管理是當務之急。強化政府統籌、協調和政策扶持作用,改變各個部門齊抓共管的多頭管理方式,組織制定行業發展整體戰略規劃,明確行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相應措施。
綜上所述,傳感器與通信、計算機已被國際公認為是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信息化程度、科技創新與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強化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優勢,是推進產業發展的有效措施和能否占領未來高技術產業制高點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