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LCD、LED之后,OLED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OLED學名是有機發光二極管,這一繼CRT(陰性射線管)、LCD(液晶顯示)之后的新一代顯示技術,在其分辨率高、響應速度快、超輕薄、耐低溫、色彩豐富、耗電量少、可實現柔性顯示,諸多優點背后,蘊藏著一個巨大的產業。
目前,全球OLED廠商的發展重心轉向了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像索尼、三星和LG等知名家電企業在OLED技術上都有著各自的優勢,OLED技術也逐漸被高清愛好者所追捧。那么,被人們稱為“夢幻影像”的OLED技術到底如何?感興趣的朋友請接著往下了解。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Organic Electro luminesence Display,OELD)。因為具備輕薄、省電等特性,因此從2003年開始,這種顯示設備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對于同屬數碼類產品的DC與手機,此前只是在一些展會上展示過采用OLED屏幕的工程樣品,還并未走入實際應用的階段。在平板電視方面,OLED技術已經運用到彩電上,生產OLED電視的廠商也逐漸增多,在今年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展中,三星和LG都展出了自己的大尺寸OLED電視產品,并且計劃在不久之后開賣。總的來說,OLED屏幕具備了許多LCD不可比擬的優勢。
OLED與TFT的區別
OLED的基本結構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銦錫氧化物(ITO),與電力之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整個結構層中包括了:空穴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當電力供應至適當電壓時,正極空穴與陰極電荷就會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產生紅、綠和藍RGB三原色,構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發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視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電壓需求低且省電效率高,反應快、重量輕、厚度薄,構造簡單,成本低等。
TFT就是“Thin Film Transistor”的簡稱,一般代指薄膜液晶顯示器,而實際上指的是薄膜晶體管(矩陣)——可以“主動的”對屏幕上的各個獨立的象素進行控制,這也就是所謂的主動矩陣TFT(activematrix TFT)的來歷。那么圖象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基本原理很簡單:顯示屏由許多可以發出任意顏色的光線的象素組成,只要控制各個象素顯示相應的顏色就能達到目的了。在TFT LCD中一般采用背光技術,為了能精確地控制每一個象素的顏色和亮度就需要在每一個象素之后安裝一個類似百葉窗的開關,當“百葉窗”打開時光線可以透過來,而“百葉窗”關上后光線就無法透過來。當然,在技術上實際上實現起來就不像剛才說的那么簡單。
雖然將來技術更優秀的OLED會取代TFT等LCD,但有機發光顯示技術還存在使用壽命短、屏幕大型化難等缺陷。OLED的構造,可以形像地將每個OLED單元比做一塊漢堡包,發光材料就是夾在中間的蔬菜,而每個OLED的顯示單元都能受控制地產生三種不同顏色的光。OLED與LCD一樣,也有主動式和被動式之分。
被動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選中的單元被點亮;主動方式下,OLED單元后有一個薄膜晶體管(TFT),發光單元在TFT驅動下點亮。就目前情況被動式的OLED比較省電,但主動式的OLED顯示性能更為出色。
就目前來看,OLED技術以諸多的優勢領先于LCD電視。伴隨著電視技術的不斷發現,OLED技術將會逐漸得到普及,成為平板電視市場里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