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智能制造裝備是我們工業經濟轉型的重要部分。《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圍繞先進制造、輕工紡織、能源、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發展的迫切需要,堅持制造與服務并重,重點突破關鍵智能技術、核心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雖然我國裝備制造業規模局世界第一,但卻大而不強。
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規模已超過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美國和日本分別為1.5萬億美元和1.2萬億美元。
然而,作為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重要產業,及全球范圍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裝備制造在國內卻頗有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尚未被投資市場認識到其巨大的發展潛力。
智能制造裝備是具有感知、決策、執行功能的各類制造裝備的統稱。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大力培育和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對于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5至10年是智能裝備行業的高速發展時期
據悉,近十年我國智能裝備業發展非常迅速,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銷售產值已達3000億元以上。
5月7日頒布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則提出:將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培育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導產業。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0000億元,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使產業生產效率、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得到顯著提高,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顯降低。
“十二五”期間,智能裝備年均增長率有望超過25%,未來5至10年是智能裝備行業的高速發展時期,到2015年智能裝備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占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比重將達到20%。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我國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未來市場的這塊蛋糕可能將達萬億。”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持續加大對智能裝備研發支持力度
自2009年5月《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以來,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2010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被列入我國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2011年8月底,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又緊急發布《關于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專項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指出,發展該專項是為加快智能制造裝備的創新發展和產業化,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近期頒布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更是明確表示將加大對智能制造的金融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實施《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加強對高檔數控系統、伺服驅動裝置、機床自診斷技術等技術與裝置研發投入力度,提高主機的智能化水平,推進系統集成和成套,開發一批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設備。重點支持智能技術、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的研發、產業化和應用推廣。引導地方、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大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研發和產業化資金投入。
種種跡象顯示,我國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智能制造裝備業的重要性與發展緊迫性。考慮到智能制造裝備的戰略地位,以及在推動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持續加大對智能裝備研發的財政支持力度,并且還將建立首臺(套)裝備示范項目保險機制。
有關專家表示,可以肯定“十二五”期間,支持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的政策將很“給力”。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是證券行業非常看好的新興行業,它的發展將促進我國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的提升。而國家積極的政策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有著引導、支持和推動的重要作用。”一證券專家也如此表示。
“智能制造裝備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說。
可以預見,“十二五”期間,我國對智能裝備研發的財政支持力度將繼續增大,首臺首套性質的產品將獲得國家25%——30%的補貼,最高補貼50%,智能制造裝備也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
發展智能制造裝備是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
雖然我國裝備制造業規模總量已超過美國與日本,位列世界第一,卻“大”而不“強”。
作為裝備制造業金字塔尖的智能裝備,對于我國提升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對此表示:“發展智能制造裝備是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
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副院長楊旭靜表示,經過國家“十一五”重大攻關項目和工信部科技重大項目的支持,近年來我國在智能制造裝備方面已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如大型、重型、極端制造裝備與數控機床領域,以及一些基礎功能部件、數控系統、切削刀具及切削技術等,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差距正在逐步縮短。
作為裝備制造業中發展潛力最大的智能制造裝備,將成為推進我國裝備制造業邁向“高”與“精”的最主要力量之一。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中說,圍繞先進制造、交通、能源、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發展需要,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工程和應用示范,集成創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設備、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設備、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智能化造紙及印刷裝備等為代表的流程制造裝備和離散型制造裝備,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加快發展焊接、搬運、裝配等工業機器人,以及安防、深海作業、救援、醫療等專用機器人。到2015年,重大成套裝備及生產線系統集成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則提出,圍繞先進制造、輕工紡織、能源、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發展的迫切需要,堅持制造與服務并重,重點突破關鍵智能技術、核心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開發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大力推進示范應用,催生新的產業,提高制造過程的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水平,加快推進信息化綜合集成和協同應用,促進“兩化”融合條件下的產業發展模式創新。
楊旭靜認為,當前國家針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推出的多項政策,將從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和集成化等方面提升裝備制造產業走向高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