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從中國半導體照明/LED產業聯盟獲悉,22億元用于支持節能燈和LED燈的財政補貼將于7月初正式出臺,這也是國務院關于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政策的其中一項措施,而補貼的重點受益群則是具有競爭力的大型LED企業。
國內LED產業這些年發展神速,五年前涉足此領域廠商尚不足百家,而今已逾八千家,大量熱錢涌入,讓整個產業空前繁榮,卻也暗藏過剩風險,行業洗牌在即,而多位國內大型LED廠商則向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至少有半數的LED企業倒閉。
推手
政府背后的無形之手是這個行業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國內一家LED廠商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雖然在目前,中國LED在照明市場的份額還不足5%,但國家推廣該技術的力度空前。“如同光伏行業,在初期,LED的成本較高,沒有政府的財政補貼和支持,很難在短期內打開市場,這主要靠政策來影響市場。”
根據中國《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顯示,到2015年,我國LED照明產業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LED照明產品占通用照明的30%;重點培育20~30家龍頭企業,將建成20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和50個“十城萬盞”試點示范城市,推動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進入世界前三強。
“目前LED才剛走進室內照明行業,在未來三五年內,將是LED商業照明的大范圍應用時期,而在五到十年內,將會全面普及在家居照明方面,現在LED燈的成本已比五年前下降了10倍,隨著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到2020年,全球70%的照明將采用LED。”飛利浦照明LED燈泡事業部研發總監劉燁對記者說。他認為,也正是因此,政府還和企業都看中了LED的前景,重兵集結于此。
江蘇揚州一家LED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該市這兩年拿出了數億元的財政補貼來扶植LED產業發展,幾乎是傾全市之力。根據規定,凡企業購買LED外延片生產用的MOCVD設備,將提供一千萬的現金補貼,其中,機器到位后補貼40%,試生產補助30%,剩下30%的尾款將在量產后全部付清。
根據揚州市的計劃,第一期補貼金額為25億元,力度極大。據上述人士表示,因為此前在光伏行業,無錫、蘇州都有頗具規模的產業鏈,而地處蘇北的徐州也建起了光伏上游產業,唯獨揚州在這個火熱的新能源行業沒有建樹,“這讓領導很窩火,勢必要求在剛興起的LED產業占一席之地。”
在揚州之后,效仿者甚多。廣東江門市也對LED的設備進行了大肆補貼,數額與揚州等同,不僅如此,還對項目的土地等另有優惠,而安徽蕪湖市先與廈門三安光電簽訂了120億投資項目補貼的協議,隨后再與上市公司德豪潤達簽訂了60億元的芯片項目的補貼計劃。
一位業內人士則認為,地方政府基于政績工程的背后推手,雖在初期階段催生了行業繁榮,“但也讓這個行業在剛開始就已充滿了泡沫”。
鏖戰
LED雖尚在起步階段,但卻已引起中外資本激烈爭奪。
飛利浦照明事業部大中華區總裁梁漢峰向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已成為該公司全球的另一個本土市場,近年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一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去年,公司在LED業務上的增長超過了100%,我們計劃2015年前將在中國開設1000家時尚燈飾館來力推LED產品,屆時LED業務將占整體業務量的50%。”
為了擴大市場份額,飛利浦一直在以有償付費形式向多位照明企業提供LED技術和相關專利。目前在全球范圍已有200家企業獲得了該公司的生產許可,其中包括中國企業,飛利浦人士認為,向其他企業提供技術,可以進一步促進和培育市場,既能給行業制定一個標準,也能擴大該公司在芯片等方面的銷售。
同為照明行業巨頭的歐司朗也于近期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腳步,其在無錫建設的LED組裝廠,將于明年年底投產,而松下電器在杭州的LED光源工廠也將近期擴大產能,而目前該公司在中國生產的LED光源已占全球產能的一半以上。
與飛利浦、歐司朗這些傳統照明巨頭相比,國內新近的LED照明企業大致分為兩種企業轉型而來。一為傳統的半導體廠商,向LED的上游外延片、芯片轉型,這些廠商缺乏經驗,只能生產小功率的低端領域;二為傳統的照明企業開始涉足LED產業,這部分企業原先生產傳統的燈具,在技術上沒有積累,也因此產品質量并不穩定。
在LED行業,上游為芯片、藍寶石原料等;中游為封裝、模塊;下游為燈、燈具、系統應用,其中上游占70%利潤,中下游只占30%,也因此上游的制造環節的門檻最高,主要核心技術掌握在日本的日亞、東芝(微博),美國科銳等公司,技術全面的飛利浦則是上下游通吃,做全產業鏈化,而國內企業卻是技術缺失嚴重。
不過國內企業雖技術與外資相差甚多,但依靠價格戰在本土市場也仍有一席之地,也成為地方政府采購中的大戶。在近期的廣州照明展上,飛利浦打出了99元一個LED節能燈價格,隨即上海一家企業打出100元3只LED燈的超低價格。
但一位照明行業協會人士表示,國內有一些廉價LED燈具實則是以犧牲產品質量為前提,在使用壽命、穩定性等方面無法與外資產品相比,“很多標榜LED的多是噱頭,質量較差” 。
出局
補貼政策雖好,但與中小企業無緣,它們出局的腳步已近。
佛山照明一位人士說,目前全國的八千家LED生產商,90%以上都是小型企業,無任何核心技術,產品也是拼湊的,有的無非是為了騙取地方政府補貼而存在的,目前從上游到下游,產能已經出現嚴重過剩。“第一批倒閉的自然是那些沒有政府背景的小企業。”
該人士表示第二批倒下的將是雖有地方政府支持但卻沒有任何核心技術的企業,他認為,地方政府雖然能給這些企業在資金、土地上支持,甚至愿意以政府采購的形式買單,但終究實力決定一切,在激烈的競爭中,倒閉還是在所難免。“據我了解,很多企業雖有政府作為靠山,但產品庫存嚴重根本賣不動,資金鏈早已到了斷裂的邊緣。”
去年,廣東省曾披露的專項監督抽查結果在LED產業引起軒然大波,超過一半的LED路燈及LED路燈用光源控制器產品質量不合格。據一位上海照明企業人士分析,這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降低成本,大量采用劣質芯片生產出來的,二是被采購方多是當地的一些企業,即便質量很差,但政府為了照顧本地產業,還是照單全收。
上述人士認為,地方政府的保護主義只能使這些企業獲得短暫殘喘,加深政府財務黑洞。“我曾調研過一些本土照明企業,他們每年的研發費用,過億元的很少,大多寥寥無幾,有的甚至是零,這樣你怎么和飛利浦、歐司朗等這樣的國際巨頭搶市場?”
劉燁就向記者表示,飛利浦每年在LED燈研發上的投入有數億美元之巨。其中他去年參與研發的一個LED項目獲得了美國能源部“L Prize”競賽獎,還受到了1000萬美元的獎勵,但此項目飛利浦動用了120位工程師,歷時數月,因此這筆獎金與研發成本相比,仍顯微不足道。而在這種國際大賽上,卻一直難覓國內廠商蹤影。
一位廣東大型LED生產商表示,目前的過剩只是相對的,因為本土產品質量好的還是供不應求,質量差的又太多,“這肯定要經過一輪洗牌,大量中小企業被淘汰出局,而未來幾年市場的主流將是飛利浦等這樣的外資巨頭和國內大型LED上市公司。”
“去年在廣東東莞、深圳一帶,就有數百家照明企業因缺乏核心技術、資金短缺而倒閉,而這才剛開始,目前至少有一半的中小企業很難熬過今年這個冬天。”上述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