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計算機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格局基本穩定,不論面向工業控制的傳統IPC市場,還是面向公用設施和金融電子等新興領域的嵌入式計算機,國內企業與臺灣品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工業計算機是工業自動化設備和信息產業基礎設備的核心。傳統意義上,工業計算機主要用于工業生產過程的測量、控制和管理,但今天的內涵已經遠不止這些,其應用范圍也已經遠遠超出工業過程控制,而是應用在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
隨著近年來無線網絡技術、信息家電、汽車以及醫療等行業的蓬勃發展,工業計算機已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由智能建筑、交通智能、車載計算機、醫療儀器等工業領域擴展到無線基礎設施、網絡應用設備、網絡安全、多媒體應用、金融服務等網絡通信與數字多媒體相關的領域。目前,隨著3C融合、三網融合、企業信息化加速進行等,工業計算機已成為信息產業基礎設備的核心,包括移動計算平臺、通訊計算平臺、工業控制、商業控制、電子商務平臺和信息家電等,同時工業計算機還可應用于與Internet相聯接的接入設備。
工業計算機產業的發展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其標志其標志性產品是STD總線工業計算機。STD總線最早是由美國Pro-Log公司和Mostek公司作為工業標準而制定的8位工業I/O總線,后被國際標準化組織吸收成為IEEE961標準。1991年,由信息產業部電子六所牽頭成立了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STDMG/P.R.C分會,在國內推廣普及STD總線。隨著技術的發展,從1997年開始,我國的工業計算機廠商開始進入IPC市場,IPC的應用從傳統工業控制向數據通信、電信等對可靠性要求較高的行業延伸。目前,中國IPC大小品牌約有15個左右,主要有研華、凌華、研祥、華北工控等。IPC開創了一個嶄新的PC-based時代,拉開了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走向開放平臺的序幕。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了信息化需求,我國工業計算機產業迅速發展,即使在全球金融風暴的陰霾中,中國工業計算機市場依然將保持較快增長。據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工業計算機分會(PICMG/P.R.C)統計:中國工業計算機產業(不含應用系統)的市場規模在2008年達到55億元人民幣,2010年產業規模超過90億元。未來5年,預計中國工業計算機市場仍將保持15%以上的年平均增長速度。
中國工業計算機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格局基本穩定,不論面向工業控制的傳統IPC市場,還是面向公用設施和金融電子等新興領域的嵌入式計算機,國內企業與臺灣品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在面向鐵路車載和航天軍工的抗惡劣環境工業計算機、以及構成工業計算機系統的數據采集板和功能板方面,國內企業與國外品牌同臺競爭;在面向電信應用的ATCA/MTCA工業計算機,目前主要是外資品牌占有較大優勢。
國內企業依托對細分市場的敏銳把握和更好的服務響應,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研祥智能和華北工控,作為國產品牌規模前兩位的工業計算機企業,建立了廣泛的直銷和服務網絡,更取得了較快的成長速度。面向工業控制的傳統IPC市場作為我國工業計算機技術的發源地,一直是工業計算機的主戰場,目前在這一領域臺灣和國產品牌占據主導地位,國外的產品由于成本高、價格高、服務難,現已基本退出國內市場。這類產品產量大,應用領域最廣泛,是服務于傳統產業升級與現代服務業的主力軍。
在面向公用設施和金融電子等新興領域,嵌入式計算機是近兩年行業應用市場的新增長點。嵌入式計算機應用邊界日漸模糊,從工業設備、博彩、金融、零售、市政、交通直至軍工,行業分散,需求各異。這一現實決定了嵌入式計算機無法形成傳統IPC的標準化、規模化產品模式,在這一領域云集眾多的臺灣品牌和國內品牌的工業計算機企業,他們在產品、渠道、技術、服務上都各有其優勢,代表著工業計算機產品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隨著工業計算機應用的日益廣泛,市場細分成為大多數廠商的共同戰略,也使工業計算機技術進一步細分,流行的開放規格繁多,主要包括:PCI-ISA、SHB、CPCI/PXI、ATCA/MTCA、VME/VPX、PC104/Plus、PMC、AMC、COME、ETX;母板類包括ATX、MicroATX、BTX、DTX、MiniITX、EPIC、3寸板、5寸板等。前瞻產業院工業計算機行業研究員羅娟指出,未來計算機產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其體系結構有著更強的交互和互操作性,是多種信息系統的融合平臺,工業計算機將朝著創建一個開放、標準化平臺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