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晨 李丹報道 以“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的推進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12兩岸四地校園氣象科普教育論壇于4月1日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行。中國科協、中國教育部、中國氣象 局相關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氣象、教育、科技界領導嘉賓,香港、澳門、臺灣氣象、教育、科技界領導嘉賓,深圳市區科協、科技社團、科 普教育基地領導嘉賓,深圳市區教育局、大學機構、中小學校領導代表等共計約150人參加論壇。內地、香港、澳門、臺灣四地聯合參與此類活動,尚屬首次。
以“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的推進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12兩岸四地校園氣象科普教育論壇于4月1日在深圳舉行。
此次論壇加強了兩岸四地的聯系和合作,在氣象科學在校園安全、環境教育方面將發揮作用。在新形勢下, 為政府部門在校園氣象科普教育新理念、新模式和可持續發展機制方面建言獻策,為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校園氣象科普教育公益事業搭建一個新的平臺。加強兩岸四地 校園氣象科普教育廣泛交流與合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青少年素質教育向前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氣科學家陳聯壽評價道:“這個論壇的宗旨和出發點是非常好的。”他指出,中小學的數學、物理、地理、化學、生物、外語等學科都與氣象有關聯,學會簡單的常規觀測、多進行預報實踐等很重要。他特別強調,科學技術要從少年抓起。
陳聯壽院士作了題為《給地球看病》的報告。
對于如何提高青少年對氣象災害防御自救互救能力并加強青少年環境保護教育,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鐘曉渝認 為,多個地方都進行了有效的探索。比如,香港建立了“社區天氣資訊網絡”平臺;上海寶山區建立了“寶山區中小學氣象科技教學創新聯合體”;浙江省成立了校 園氣象科普教育協會;深圳市自2005年以來共安裝了一百多套校園氣象站,2011年,市氣象局聯合市教育局在27所中小學開展了近30場氣象科普講座。
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鐘曉渝致辭。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主任孫健在會上發言。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主任孫健公布了一組數據:根據調查,目前全國共建有1000多所校園氣象 站,其中,開展科普活動的占8成以上。就校園氣象科普工作,他談了幾點看法:一是多部門要加強溝通,親密合作,共同開創氣象科普進校園工作的新局面;二是 要實現氣象部門與學校的有效互動,推進氣象科普“進學校”有序有力開展;三是兩岸四地教育、氣象、科技界朋友加強交流、相互借鑒,促進校園氣象科普事業全 面繁榮。
“在中國科協的科普工作中,氣象科普工作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氣象部門十分重視青少年氣象科普工作,在校園氣象站、氣象夏令營、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中國科協科普部吳曉玲說。
論壇還就“兩岸四地攜手推進校園氣象科普教育”、“校園氣象站網建設及校園氣象實踐活動探討”、“校園氣象校本課程開發探討,校園氣象科普隊伍建設”、“校園氣象科普可持續發展探討”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據悉,本次論壇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深圳市氣象減災學會、深圳市教育學會、深圳市氣象服務中心、深圳市地理學會、深圳市環境科學學會、深圳市儀器儀表學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