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法治論壇上,由上海市法學會牽頭制訂,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上海市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海法院數字經濟司法研究及實踐(嘉定)基地聯合簽署的《人形機器人治理導則》(簡稱《導則》)正式發布。這是業界首個以開放簽署方式發布的人形機器人治理規則文件。
《導則》分為目標愿景、基本遵循、創新發展、風險管理、全球治理和附則六個部分,共30條規則。旨在促進人工智能科技和產業的健康發展,確保人形機器人的設計、開發和應用合乎人類道德和倫理價值,持久保障人類使用人形機器人的權益和安全,為全人類帶來更多福祉和便利。
上海市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法學會專職副會長施偉東介紹,導則發布后將繼續開放相關專業機構的聯署和導則的持續完善。上海市法學會會定期更新公開導則完善情況,借此機會建立起一個規則共建的機制,不斷探索,為形成標準化法律文件做準備。
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仍是《導則》的首位。“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對技術進步的擔憂史。如果能把這種擔憂轉化為正面的力量,對我們的制度建設是有幫助的。”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在論壇上表示,人工智能產業關系到國家競爭力,現階段,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是中國的主要任務,首先應該制定一部促進人工智能發展為主的法律,而不是一部以規范人工智能行為的法律,“不要把明天的問題放到今天去解決”。
但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高速發展,可以預見不少人工智能細分產業(如人形機器人)將面臨越來越多的倫理挑戰。
聯合國人工智能高級別咨詢機構成員,中國政法大學數據法治研究院教授張凌寒在論壇上提到,軟件應用Soul曾進行過數據調查,中國青年人對AI最大的期待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希望利用AI技術提高收入,另一方面是希望AI能夠提供有效的情感陪伴和支持。后者意味著擬人交互具有較高的沉迷風險。在人形機器人上,沉迷風險度數更甚。同時,作為未來人類的親密伙伴,人形機器人的隱私保護也是一個重要的倫理風險點。許多倫理、法律問題需要提前布局解決思路。
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學院院長邵怡蕾指出,AI智能體對人存在的所對應的誕生性與有死性、世界性、復數性與地球等基本條件提出挑戰。因此,需要關注機器人的法律主體性,明確機器人造成損害時設計者、制造者、所有者與使用者的責任劃分,完善機器人收集與處理數據的法律規定,強調人形機器人設計與使用中的尊重、無傷害、公正等基本倫理原則,審慎對待人形機器人是否應被視為人類的同伴以及人類對機器人產生情感依賴等倫理問題,充分考慮機器人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并避免機器人與人類互動中可能產生的性別、種族偏見等,構建更適配的制度環境。
人形機器人的本質是AIGC與物理形態的結合,“有趣的靈魂”加上“好看的皮囊”讓人形機器人從科幻作品成為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技術產品。然而,規范和治理是人形機器人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與人類緊密互動的伙伴,人形機器人涉及的安全、倫理以及社會影響問題不容忽視。
在安全方面,人形機器人發展要重視置安全屏障、加密數據傳輸、保護用戶隱私等安全措施的制定,確保人形機器人的應用不會對人類造成危害;在倫理方面,人形機器人發展可以通過制定人形機器人倫理指南、建立倫理審查機制、登記制度、制定使用協議等方式加強倫理指導和監管,促使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符合人類價值觀和倫理原則;在社會影響方面,政府要加大對勞動力(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技能教育和培訓投入,提供轉崗、培訓和再就業支持,增強新就業環境適應能力。
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和進步,推動人形機器人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促進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