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MPs)在近海環境中的垂直輸運機制尚未闡明。成體牡蠣每小時能夠過濾5-25升海水,可以充當天然的生物過濾器,這使其能夠接觸到環境中大量的MPs顆粒。有研究發現,雙殼貝類如貽貝等具有沉降MPs的能力,但實際檢測到生物沉降的MPs數量較少。這是由于傳統檢測方法忽略了大量的小粒徑MPs。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近海環境生態學與生境調控團隊利用MPs定量的新方法——激光紅外成像系統,探討了近海養殖牡蠣在微塑料垂直輸運過程中的作用。
該團隊以長牡蠣為研究對象,利用自制沉積物捕集器原位收集了長牡蠣產生的生物沉積物(空殼牡蠣設為對照)。結果發現,生物沉降組中MPs豐度高于對照組,表明長牡蠣具有極強的生物沉降能力。研究鑒定出19種MPs聚合物。其中,生物沉降組有19種,對照組和海水組均有12種。粒徑小于50 μm的MPs在所有鑒定的MPs樣品中占主要地位,分別占海水組、對照組和生物沉積組的85.17%、81.95%和79.12%;聚合物類型為PE、PET、PU和PVA的MPs具有相似的粒徑特性。計算顯示,養殖成體長牡蠣每個個體平均每天沉降的MPs數量為15.88個;Mantel檢驗結果顯示,養殖長牡蠣攝入MPs的粒徑與MPs的聚合物類型之間沒有相關性。研究發現,養殖牡蠣對近海水體中小粒徑MPs具有較強的沉降能力,大面積牡蠣養殖活動能夠改變近海環境中MPs的輸運和最終命運。上述研究為揭示海洋環境中微塑料的輸運機制提出了新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