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動脈”,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物流”與“供應鏈”,包括要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加強農村冷鏈物流及寄遞配送設施建設,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等。
就全國兩會期間關于現代物流以及物流供應鏈相關話題熱烈討論來看,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構建全國性的物流信息網絡、提升物流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綠色化水平已刻不容緩。多位代表委員在建議和提案中也提及,要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物流效率,優化物流路徑,實現互通互聯,打破信息壁壘。
2024年是《“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深化落實的關鍵一年。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冷鏈建設,對于滿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釋放村民潛在消費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代表委員們也紛紛呼吁政府加大農村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尤其是在農村冷庫建設、冷藏車購置等方面給予更多政策扶持和補貼。
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司日前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中,現代物流產業中的7項內容被列入鼓勵類目錄,分別是農產品物流配送設施建設、物流包裝及運輸技術開發與應用、物流信息技術開發與應用、綠色物流設施建設和運營、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心建設與運營以及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等。
現代物流產業中的7項內容被列入鼓勵類目錄,具體包括:
1.糧食、棉花、食糖、化肥、鐵礦石、煤炭、石油等重要商品現代化物流設施建設;
2.農產品物流配送設施建設,農產品、食品、藥品冷鏈物流,食品、藥品物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服務;
3.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供應鏈管理服務;
4.物流包裝及運輸技術開發與應用:標準托盤、600mm×400mm標準周轉箱(筐)和600mm×400mm 包裝基礎模數推廣應用,環保型、可循環利用型材質托盤的制造和使用,搭載RFID等可視化電子標簽標準托盤制造與使用,標準托盤、周轉箱(筐)循環共用體系建設與運營,冷藏集裝箱制冷機制造;
5.物流信息技術開發與應用:物流信息服務技術、貨物跟蹤識別定位技術、智能倉儲分揀配送技術、物流信息安全技術、貨物溫濕度感知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開發及建設,數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臺建設,智慧物流技術及裝備研發應用;
6.應急物流、逆向物流、綠色物流設施建設和運營;
7.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城郊大倉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建設與運營,城市物流所需的公共倉儲及車輛停靠、裝卸、充換電等配套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