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綜合司司長孫守亮表示,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以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主線開展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階段成效。一是形成部門協作、上下協同的工作推進格局,二是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全面展開、成效顯現,三是改革探索、先行先試協同創新的氛圍愈加濃厚。下一步,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突出目標任務、區域領域、政策監管協同,探索減污降碳協同管理長效機制;緊盯源頭控制,統籌各項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等減排要求,優化治理工藝和技術路線;
加快把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納入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推動協同增效技術成果轉化;積極支持各地開展區域、城市和產業園區協同創新試點,培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試驗田”。
詳情如下↓
中新社記者: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任務舉措。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要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開展多領域、多層次協同創新試點。請問,目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孫守亮: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很關鍵,也頗有熱度。我理解這是因為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加力,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到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科學指引,強調要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處理好“五個重大關系”;強調要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我們要深刻把握環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向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協同共治要減排量,切實發揮好降碳行動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源頭牽引作用,同時也利用現有生態環境制度體系協同促進低碳發展,使降碳與減污相得益彰,取得“1+1>2”的效果。
剛才您也提到,去年7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對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出戰略部署,要求開展多領域、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蛾P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相關舉措和安排。這些重要的部署和要求凸顯了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以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主線,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階段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形成部門協作、上下協同的工作推進格局。生態環境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強化目標協同、區域協同、領域協同、任務協同、政策協同、監管協同。制定細化落實舉措,明確負責部門和預期成果,統籌推動工業領域、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領域、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協同增效。目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方案。
二是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全面展開、成效顯現。可以說,協同治理的廣度、深度在不斷加強、不斷拓展,涵蓋面也越來越寬。比如,大力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提高鐵路、水運比例;再比如,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發展綠色建筑;還比如,促進行業綠色轉型,實施鋼鐵、水泥、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等。尤其是在生態環境領域,依托現有生態環境管理體系,推動
污水處理節能降耗和資源化利用,優化土壤污染修復技術路線、鼓勵綠色低碳修復,組織編制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融合清單,凝練減污降碳協同治理重大科技需求,開展碳監測評估和推進固定排放源協同管理、一體化監管執法等。通過一系列綜合施策,協同治理效果正在顯現,據綜合測算,2013—2022年十年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85%、60%的同時,碳排放強度協同下降34.4%,協同效應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三是改革探索、先行先試協同創新的氛圍愈加濃厚。生態環境部支持浙江建設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區,積極探索協同治理模式,浙江在省內6個設區市、17個縣區、38個園區開展了創新試點,取得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成果。去年,浙江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理念和措施融入杭州亞運會場館設計和施工環節,所有場館及辦公場地100%為綠電供應,2000余輛賽會服務車輛均為新能源汽車,物資回收利用率達到50%等,“綠色亞運”成為靚麗的名片。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這條主線,全面展開多領域、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支撐打好幾個漂亮的標志性戰役,為美麗中國建設筑牢良好生態環境基礎。重點:一是突出目標任務、區域領域、政策監管協同,探索減污降碳協同管理長效機制;二是緊盯源頭控制,統籌各項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等減排要求,優化治理工藝和技術路線;三是加快把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納入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推動協同增效技術成果轉化;四是積極支持各地開展區域、城市和產業園區協同創新試點,培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試驗田”。近期,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首批城市和產業園區協同創新試點名單,包括21個城市和43個園區。這些試點分布比較廣泛、類型多樣,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涉及鋼鐵、有色、石化等多個行業。后續試點工作中,我們將加強技術指導、經驗總結、案例推廣,發揮好試點的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