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2023年度國家工業節能診斷服務任務的通知,確定113家中標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為1863家中央企業、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
據了解,2023年度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涉及工業企業、鋼鐵行業、水泥行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紡織行業、食品重點行業、造紙行業、有色金屬行業、石化化工行業、平板玻璃行業、建筑和衛生陶瓷行業、醫藥行業、機械行業、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15個重點行業領域。
受節能意識、技術力量、管理體系等因素影響,我國不同地區、行業間企業能效水平差距較大,企業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的需求十分迫切。為滿足企業節能需求、支持企業深挖節能潛力、持續提升工業能效水平、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9年5月印發了《工業節能診斷服務行動計劃》(工信部節〔2019)101號,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每年擬對3000家以上重點企業實施節能診斷服務,并培育壯大一批節能診斷服務機構。
指南描述了工業企業節能診斷的服務程序、原則要求及各階段任務,適用于指導節能服務公司、節能技術裝備供應商等市場化機構,根據《行動計劃》及相關文件精神,按照有關服務合同的約定,為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機械、電氣、電子、輕工、紡織等行業及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領域的企業實施節能診斷服務,以及向有關節能主管部門提交節能診斷報告、上報節能診斷數據。
服務機構為企業實施節能診斷服務的程序一般包括前期準備、診斷實施和報告編制三個階段。前期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有明確診斷任務、組建診斷團隊、確定診斷依據、編制工作計劃等;診斷實施階段的主要任務有動員與對接、收集相關資料、開展能源利用診斷、開展能源效率診斷、開展能源管理診斷等;報告編制階段的主要任務有匯總診斷結果、分析節能潛力、提出節能改造建議等,最終形成《企業節能診斷報告》。
節能診斷的范圍邊界可以覆蓋企業全部生產工藝過程,也可以只涉及部分分廠或生產車間。節能診斷按深度要求可以只完成本指南提出的通用基礎診斷,也可以結合行業和企業特點對指定工序環節、工藝流程、用能系統、技術裝備等開展專項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