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在20位院士、30多家提名機構和100余位提名和評審專家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環境技術進步獎”圓滿完成,27個項目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的獲獎成果包括國際專利21項、發明專利530項、實用新型專利等其他知識產權538項;2019-2021年,相關產值高達642億元,實現利潤126億元,充分體現了我國環境技術創新實力。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將陸續發布獲獎項目簡介,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考。
(注:所有發布材料均由獲獎單位提供。)
項目名稱:基于國產液相色譜技術的有機化合物監測技術體系的建立
項目編號:HJJS-2022-2-16
獲獎等級:二等獎
完成單位: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遼寧省沈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華譜科儀(大連)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悟空儀器有限公司、丹東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劉樞、楊婧、盧迎紅、袁俊斌、彭躍、趙麗娟、王鍔一、曲健、魏杰
項目團隊照片
項目簡介:
該項目構建了水、氣等多環境介質、多目標化合物、質控指標全面的有機化合物液相色譜法監測技術體系,并針對國產液相
色譜儀在環境介質中多目標化合物的檢測分析技術落后的情況,開展對國產液相色譜儀關鍵技術研究,進一步發展色譜分離技術和完善應用軟件,打破了液相色譜長期被國外品牌高度壟斷的局面。主要創新性成果如下:
1.國產液相色譜關鍵技術研究
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液相色譜儀,推動監測裝備的發展和國產化。開發2種國產液相色譜柱材料及固定相制備技術,解決了色譜分離度差,方法靈敏度低等關鍵技術瓶頸,提出2種實用的聚合反應釜技術方案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解決泵材料、耐磨性、密封性,保證輸液的精度和穩定性。進行了色譜柱材料及固定相制備技術的攻關,解決了色譜分離度差,方法靈敏度低等關鍵技術瓶頸。采用低殘留的法蘭針頭與閥上進樣設計、帕爾貼柱溫箱溫控技術、機械鐫刻光柵紫外檢測器提高分析的精密度、靈敏度。
2.開展氣態樣品采集、水質樣品富集和復雜樣品凈化等關鍵技術研究,構建多環境介質、多目標化合物、質控指標全面的有機化合物監測技術體系,制訂發布5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分析方法,有力支撐監測技術規范化、業務化。具體包括:
(1)研發了一系列采樣設備關鍵技術
開發了廢氣排放管道中半揮發性有機物采樣、高負載氣體顆粒物及有害氣體采樣等關鍵技術,建立多環境介質中有機化合物的采集、提取、凈化和分析測試的先進技術。
(2)樣品前處理技術研究
重點突破分析測試回收率低、重復性差、萃取溶劑毒性大且用量多、操作繁瑣等關鍵技術。該技術分別從不同類型水體、空氣和廢氣等不同類型環境介質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3)建立了一套有機污染物分析測定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技術
質量控制內容涵蓋從樣品采集、運輸保存、前處理過程、樣品凈化、儀器分析及結果處理全程序質量相關每一個節點。通過空白測定、平行樣分析、樣品加標、基體加標、替代物加標等具體控制參數,對人員、環境、儀器、試劑及操作方法程序進行監控,以保證獲得高精密度、準確度、靈敏度分析測試結果為核心,研究了構建科學、完善、高效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指標體系。
(4)構建了一套完整的不同類型環境介質中多環芳烴、醛酮類化合物、酰胺類化合物、奧昔嘌醇監測技術體系,并采用國產液相色譜技術進行了方法的建立和驗證。
通過創新、集成并對接目前國內外對多環芳烴、醛酮類化合物、酰胺類化合物、奧昔嘌醇的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等技術需求,優選了色譜柱、優化了分離條件;對空氣和水質開展了實驗室內和實驗室間的檢出限、精密度和準確度驗證、并建立了科學完善質量控制的指標體系,在使用國產液相色譜的用戶中得到廣泛應用。
項目成果獲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SCI論文4篇,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6篇,形成國家環境保護標準6項(有1項在研)、地方標準5項。該項目在近百家環境監測機構和商業實驗室獲得推廣應用,液相色譜及依據該項目專利生產的采樣器經濟效益可觀。該技術為全國監管新有機污染物、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社會效益顯著。
儀器研制技術路線圖
獲獎感言:劉樞 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中心副主任
“十四五”期間要求大力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全面提升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推進技術創新成果應用是我們科研人員不懈努力的方向。本項目針對國產液相色譜儀在環境介質中多目標化合物的檢測分析技術落后的情況,重點研發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發展的基礎前沿技術,打破了液相色譜長期被國外品牌高度壟斷的局面。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們將繼續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不懈奮斗。
原標題:2022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基于國產液相色譜技術的有機化合物監測技術體系的建立-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