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專利號
|
專利名稱
|
專利權人
|
發明人
|
獎項
|
1
|
ZL201610069156.4
|
一種聚酰胺1012系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董俠、朱平、王篤金、王莉莉、高昀鋆、劉學新
|
金獎
|
2
|
ZL200610124780.6
|
填埋氣體和滲濾液傳輸過程的監測試驗系統
|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
薛強、馮夏庭、盛謙、梁冰、谷峰、谷志孟、趙穎、劉磊
|
銀獎
|
3
|
ZL201010146613.8
|
與植物株型相關的蛋白IPA1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李家洋、錢前、王永紅、矯永慶、薛大偉、劉貴富、王靜、董國軍
|
銀獎
|
4
|
ZL201310245354.8
|
一類五元雜環并吡啶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沈競康、馬宇馳、耿美玉、熊兵、艾菁、陳丹琦、孟韜、馬蘭萍
|
銀獎
|
5
|
ZL201610998823.7
|
一種二次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唐永炳、張小龍、張帆
|
銀獎
|
6
|
ZL201910671055.8
|
一種無調焦干涉光譜儀真空像面預置方法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胡炳樑、李思遠、武俊強、孫紀文、趙強、劉歡、郝雄波、王飛橙、暢晨光
|
銀獎
|
7
|
ZL202010581414.3
|
一種β冠狀病毒抗原、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戴連攀、嚴景華、高福、李燕、鄭天依、徐坤、劉梅、安亞玲、施一
|
銀獎
|
8
|
ZL201010157430.6
|
水基聚合物包膜控釋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杜昌文、趙聰、周健民、劉軍、宋圣吉
|
優秀獎
|
9
|
ZL201310641633.6
|
壓縮空氣儲能系統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徐玉杰、陳海生、譚春青、劉暢、許劍、張新敬
|
優秀獎
|
10
|
ZL201410306984.6
|
一種硝酸鹽體系熔鹽儲熱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
王敏、趙有璟、張宏韜、李錦麗、時歷杰
|
優秀獎
|
11
|
ZL201410395114.0
|
金屬鋰-骨架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負極和二次電池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王亞龍、杜兆龍、盧威、陳立桅、吳曉東
|
優秀獎
|
12
|
ZL201510621028.1
|
全光纖耦合氣密封裝小型非平面環形單頻激光器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辛國鋒、孫廣偉、皮浩洋、朱韌、蔡海文、侯霞、陳衛標
|
優秀獎
|
13
|
ZL201710895974.4
|
一種鈉冷快堆用奧氏體不銹鋼光焊絲及其應用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陸善平、魏世同、李依依
|
優秀獎
|
14
|
ZL201810402304.9
|
納米酶免疫夾心新技術檢測生物分子的方法
|
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杜鴻雁、段德民、宋歌、閻錫蘊、豐蕾、董穎、魏春明、高艷梅、于忠山
|
優秀獎
|
15
|
ZL201811495927.1
|
一種面向智能終端的GNSS高精度定位方法
|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
李子申、汪亮、王寧波
|
優秀獎
|
16
|
ZL201910264940.4
|
核燃料棒富集度無源檢測系統及富集度重構方法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李春苗、劉雙全、俞東寶、魏存峰、魏龍、湯慧、孫校麗、劉彥韜、朱永利、王培林、王曉明
|
優秀獎
|
17
|
ZL201910324597.8
|
一種感染支持細胞和毛細胞的AAV載體
|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
楊輝、姚璇、胡新德
|
優秀獎
|
18
|
ZL201910418514.1
|
一種稀土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及其在雙烯烴聚合和共聚合中的應用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代全權、白晨曦、崔龍、祁彥龍、董巍
|
優秀獎
|
19
|
ZL202010001339.9
|
一種抗微動磨損風機主軸軸承潤滑脂及其制備方法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青島市資源化學與新材料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青島研究發展中心)
|
王曉波、趙改青、張志明、趙勤
|
優秀獎
|
20
|
ZL202010737590.1
|
基于高分五號衛星紫外可見高光譜的大氣污染成分反演方法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劉誠、張成歆、蘇文靜、夏叢紫、趙飛
|
優秀獎
|
21
|
ZL202110188618.5
|
融合深度特征和時序模型的語義情感分析方法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陶建華、許珂、劉斌、李永偉
|
優秀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