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標準計劃《銅合金彈性帶材平面彎曲疲勞試驗方法》編制完成并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23年5月22日。主要起草單位為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中鋁洛陽銅加工有限公司、寧波興業盛泰集團有限公司、凱美龍精密銅板帶(河南)有限公司、安徽鑫科銅業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銅陵金威銅業有限公司。
裝備制造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性、基礎性產業,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基石。彈性銅合金帶鈹青銅、錫磷青銅、鎳硅青銅等因其足夠的強度、優良的彈性及良好的導電性,已經廣泛地用于制造電子元器件,如開關、繼電器、接觸器、接插件的各種簧片等。這些元器件要接受成百成千甚至數百萬級的反復操作,有的文獻甚至提出要考慮設計壽命達40年。在上述條件下,元器件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材料的疲勞性能。國外銅合金彈性帶材彎曲疲勞性能早已引起足夠重視,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因此,通過開展銅合金彈性帶材彎曲疲勞試驗方法的研究,推動銅合金彈性材料行業進步,制定技術標準,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中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本文件描述了銅合金彈性帶材平面彎曲疲勞試驗方法的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原理、試驗條件、儀器設備、樣品、試驗步驟、結果表示、試驗報告。本文件適用于厚度為0.2~1.Omm的銅合金彈性材料在室溫條件下平面彎曲疲勞性能的試驗方法。
其原理是將制備好的試樣安放在一臺固定懸臂恒定撓度型疲勞試驗機,試樣是某種狀態的銅合金彈性帶材。試樣的一端像懸臂梁一樣被固定,然后執行彎曲循環,隨后反復彎曲,直到完全斷裂。帶材的疲勞壽命用斷裂循環次數表示。
采用固定懸臂恒定撓度型疲勞試驗機。試驗機的工作頻率控制在0 Hz—200 Hz范圍可調,以滿足不同試樣的要求。集成電路為計數采樣提供支持,以脈沖的形式為計數器提供準確的計數信號。當試樣在破斷后電路采集到信號會使試驗機自動停止工作以保證安全。
采用在試樣上粘貼應變片逐個進行靜態標定的方法,標定方法如下:在試樣工作區貼上一片應變片,配上放大器和x-y記錄儀,把試樣寬端固定,窄端附上一金屬片延長至施力點,然后在施力點垂直地逐步逐級加上砝碼作為載荷P,同時在記錄儀上記錄,直至試樣承受的應力等于或稍大于所要求的試驗應力;接著逐級卸載回零,這樣反復2~3次,數據穩定后,把試樣反復安裝,再同樣進行標定。如回零或重復性不好,則重貼應變片。
標定結束后,再把試樣裝到試驗機上。通過偏心加載裝置和應力比調節裝置把載荷調到要求值,如果載荷與標定值略有差別可用內插法確定,得出的載荷代入式(1)即為試樣所受彎曲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