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環境部組織制訂了《固定污染源廢氣 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 1286—2023)《固定污染源廢氣 煙氣黑度的測定 林格曼望遠鏡法》(HJ 1287—2023)并于近日發布,兩項生態環境標準自2023年8月1日起實施。
《固定污染源廢氣 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 1286—2023)
主要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固定污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固定污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和相關廢氣參數連續監測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技術性能、監測站房、安裝、技術指標調試檢測、技術驗收、日常運行維護、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以及數據審核和處理等有關要求。本標準適用于采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的固定污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
連續監測系統是指連續監測固定污染源廢氣條件參數(溫度、壓力、流速或流量、濕度以及含氧量等)所需要的全部儀器和設備。
廢氣連續監測系統由非甲烷總烴監測單元和廢氣參數監測單元、數據采集與處理單元組成。CEMS應實現連續測量廢氣中非甲烷總經濃度、廢氣參數,同時計算廢氣中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排放量,顯示(可支持打印)和記錄各種數據和參數,形成相關圖表,并通過數據、圖文等方式傳輸的功能。輸出參數計算、濕基濃度和干基濃度轉換應參照HJ75相關要求。
本標準的附錄A 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附錄D 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固定污染源廢氣 煙氣黑度的測定 林格曼望遠鏡法》(HJ 1287—2023)
主要起草單位為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煙氣黑度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煙氣黑度測定的林格曼望遠鏡法。本標準適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灰色或黑色煙氣在排放口處黑度的測定,不適用于其他顏色煙氣的測定。本標準的附錄A 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 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方法原理:利用林格曼望遠鏡在適當的位置觀測煙羽,將通過望遠鏡目視觀察到的煙羽黑度與內置望遠鏡林格曼黑度圖相比較,確定煙氣黑度等級。
儀器和設備
1林格曼望遠鏡:望遠鏡視角放大率為7~15倍;物鏡通光孔徑≥50 mm;望遠鏡林格曼黑度圖制作誤差≤0.2級(誤差計算方法見附錄A)﹔望遠鏡林格曼黑度圖位于分劃板上一側,面積占分劃板視場面積約1/3,攝像倍率為1.5倍~2.5倍。
2林格曼望遠鏡支架:應可伸縮,便于調整觀測視角。
3 計時器:精度≤1s。
4風向、風速測定儀:風向八方位或十六方位、風速分辨率≤0.1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