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擬開展2023年度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申報工作,申報時間為2023年3月15日—5月15日。
重點實驗室屬于科學與工程類科技創新基地,是推進重大科研創新、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創新平臺,以開展前瞻性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關鍵技術及相關公益性技術研究為重點任務,提升市場監管科技創新能力,引領和支撐市場監管科技創新發展。
技術創新中心屬于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類科技創新基地,是以協同創新等方式開展技術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技術服務、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重點任務包括開展引領前沿、顛覆性創新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培育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行技術試驗、孵化、示范、推廣,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
標準化、市場化、產業化;為中小企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解決產業和企業技術難題,提高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申報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應符合布局重點方向,具體名稱突出優勢和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應更明確和集中,避免過于寬泛。此次布局的重點方向分為市場綜合監管、計量科學、質量科學、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六個方面。
市場綜合監管:圍繞信用體系建設、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價格監測監管、網絡交易監管、廣告智慧監管、執法辦案裝備等重點領域發展需求,結合市場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開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新技術研究,推動其與市場監管業務加速融合。
計量科學:開展量子計量基標準、量子傳感、片上計量、數字化轉型等前沿技術研究,加強生命科學與健康、生態與能源、綠色低碳、新型信息化、先進制造、空天海洋等重點領域的計量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度高可靠性
計量儀器和標準器,建立國際互認的新型計量體系和量值傳遞方法,提升計量支撐國家戰略和重點領域發展的核心技術能力。
質量科學:加強質量科學基礎理論、原理和方法研究,開展質量特性分析新技術研究;開展標準數字化技術研究,加快標準迭代升級和數字化轉型;開展認證認可智慧化技術研究,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與前沿交叉、安全與應急保障等領域的認證認可技術研究;圍繞檢驗檢測技術重點應用場景,攻克快速檢測、智能檢測、在線檢測、云檢測等急需關鍵技術,研發常態防范、高場景適應性和先進智能化技術及裝備,構建智能化檢測平臺。
食品安全:圍繞乳制品、飲料、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等傳統食品,關注特殊食品和細胞培養肉、替代蛋白等未來食品,開展食品安全風險因子與營養品質檢測監測、溯源預警、風險評估關鍵技術研究,開發食品安全檢測監測、溯源預警的關鍵材料和裝備,搭建基于大數據的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實現食品安全從“事后監督”向“事前預防”突破。
特種設備安全:開展高參數電梯智能運維、大型游樂設施健康管控、鍋爐清潔高效燃燒與安全評價、特種金屬結構材料檢測與評價等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攻關,推進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和追溯體系相關技術及平臺研發,有效提升我國特種設備安全保障與監管技術能力。
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圍繞全國重點工業產品,開展質量安全風險因子識別、評價和防控關鍵技術研究,全面提升工業產品準入、生產、流通、消費與處置等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保障能力。
申報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