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制造強市建設的工作部署,加快發展壯大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集群,依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情況
(一)發展現狀。我市精密儀器設備產業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和產品競爭力,數字多用表、電子測量儀器、電能表等細分領域集聚了一批重點企業,高速高精點位操作技術、厘米級型譜化移動測量裝備等關鍵技術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建成深圳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等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新載體。2021年我市精密儀器設備產業增加值為128億元。
(二)發展機遇。一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設備和生產過程的精密度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精密儀器設備作為制造數據獲取的基本感知和測量工具,市場發展潛力較大。二是我市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配套完善、企業主體活躍,可為精密儀器設備產業發展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支撐。
(三)存在問題。一是自主創新能力相對不足,關鍵零部件和中高端精密儀器設備依賴進口。二是產業規模偏小,缺乏領軍企業。三是自主品牌效應不強,部分企業以代工為主。四是復合型人才、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要。
二、工作目標
(一)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到2025年,我市精密儀器設備產業增加值達到200億元,其中工業自動化測控儀器增加值達到百億級規模,信息計測與電測儀器、科學測試分析儀器及各類專用檢測與測量儀器實現快速增長。
(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影響力的高端精密儀器設備產品,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對外依存度顯著降低,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10家以上。
(三)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健全精密儀器設備檢測、認證和計量服務體系,建成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形成體系完整、優勢明顯的產業生態。培育3-5家細分領域骨干企業,新增1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企業。
(四)質量品牌顯著提升。電工儀器儀表、供應用儀器儀表、導航系統儀器等領域實現國際領先,示波器、頻譜分析儀等中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主導或參與制定一批國際、國家標準,企業品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三、重點任務
(一)重點突破關鍵短板環節。聚焦科學測試分析儀器、各類專用檢測與測量儀器等高端精密設備產品短板,著力攻關智能傳感、高精度測量等關鍵技術,提升高端精密儀器設備安全可控水平。鼓勵重點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創新主體聯合開展高端儀器整機和核心零部件攻關,提高精密儀器設備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市科技創新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全面優化產業結構體系。完善覆蓋產業共性核心技術攻關、高端關鍵設備研制與產業化應用、專業人才培養引進、標準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運維的產業生態體系。建設一批精密儀器設備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提升產業支撐服務能力。加大創新產品推廣力度,實施“三首”工程,推動企業做優做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創新委、財政局、人力資源保障局、國資委,市人才工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打造高端品牌和質量樣板。支持骨干企業開展精密儀器設備基礎新工藝、可靠性工程試驗、可靠性檢驗檢測等研究和應用,提高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鼓勵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主導或參與國內、國際標準的制(修)訂,不斷提升企業、機構的行業影響力。(市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外技術論壇、產業峰會、博覽會等活動,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引進國際企業在我市設立區域總部和建設先進制造產線,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推動高端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集聚發展。(市商務局、科技創新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重點工程
(一)核心關鍵環節創新突破工程。聚焦高精度壓力傳感、超聲傳感、圖像傳感等智能傳感技術,芯片化測量、超精密測量、量子精密測量等測量技術,可靠性設計及試驗驗證技術等核心技術領域,組織實施一批“揭榜掛帥”及重大技術攻關項目。鼓勵用戶企業與研制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創新主體深化合作,突破精密光學儀器、分析儀器等高端儀器設備產品所需的基礎工藝、關鍵零部件、質控軟硬件、標校技術等關鍵共性技術,縮短與國際先進產品的差距。(市科技創新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產業支撐服務能力強化工程。鼓勵企業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共建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行業共性技術研究和服務,為精密儀器設備研制單位提供可靠性及穩定性等技術改進支撐。依托光明科學城,高標準建設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精密儀器集成工程中心)、高端科學儀器研制中心等平臺項目。研究建立質量技術基礎(計量、標準、合格評定)、基礎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應用中心,建設精密儀器設備中試驗證和產業孵化平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市場監管局,光明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標準和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工程。鼓勵行業組織和企業積極參與制定國際、國家標準,支持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和企業聯合制定高端精密儀器整機和核心零部件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優化知識產權全鏈條服務體系,引導和支持企業圍繞精密儀器設備關鍵技術和零部件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市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質量提升與品牌培育工程。支持企業推廣可靠性設計與仿真、質量波動分析、可靠性工程試驗、可靠性檢驗檢測等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提升產品設計和工藝控制能力。加速精密加工、特殊工藝、智能裝配等基礎工藝技術和自校準、自檢測、自診斷、自適應功能等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推廣。支持重點企業與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企業合作,打造數字化、柔性化、模塊化的智能生產線,提升產品的一致性和生產效率。(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自主產品規模化應用工程。實施“三首”工程,加大對具備突破性、先進性的精密儀器設備產品應用支持力度,遴選一批產品可靠性強、自主化率高的精密儀器設備優先推廣應用。實施重大研究成果產業化專項,主動承接國家、省重大科學儀器設備專項成果在我市落地產業化,提升自主精密儀器設備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創新委、財政局、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企業競爭力成長工程。支持優勢企業與市屬國有企業、產業基金開展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骨干企業。支持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具備良好市場應用前景的中小微企業做強做大,培育一批細分行業領軍企業。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通過定向培養、雙向培養等方式,聯合培養精密儀器設備產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教育局、財政局、人力資源保障局、國資委,市人才工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空間布局
在南山區布局研發設計環節,在光明區、寶安區、龍華區布局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環節。以光明科學城為核心,重點發展科學測試分析儀器,打造精密儀器設備產業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中心。發揮南山區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和創新型企業集聚優勢,重點打造精密儀器設備研發創新集聚區。依托寶安區高端裝備產業基礎,重點發展工業自動化測控儀器與系統、信息計測與電測儀器等,打造覆蓋精密儀器設備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應用示范的全鏈條集聚區。發揮龍華區空間優勢,培育未來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重要承載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南山區政府、寶安區政府、龍華區政府、光明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加強部門協同和市區聯動,積極推動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集群發展中的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加大對重點企業發展狀況的監測和跟蹤服務力度。支持設立精密儀器設備產業聯盟,充分調動社會組織力量,推動產業服務資源共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政策支撐。支持各區結合實際制定實施促進精密儀器設備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通過多元化扶持方式激勵企業加大研發和技改投入,推動精密儀器設備高端化、自主化、品牌化發展。強化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政策支撐,鼓勵企業聯合高校院所開展科研項目合作,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資金保障。加大財政資金在具有比較優勢的高端精密儀器設備領域支持力度,優先保障重大項目、重點園區建設資金需求。設立高端裝備產業基金,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帶動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項目投資。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發展精密儀器設備租賃和融資租賃業務。加強對精密儀器設備企業上市輔導服務,支持骨干企業上市融資。(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財政局、地方金融監管局、中小企業服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完善人才梯隊。加大人才引進政策對精密儀器設備產業的支持力度,引進一批“高精尖缺”創新人才和團隊,提升引才精準度和產業適配度。支持高等院校開設精密儀器設備相關專業,培養產業發展亟需的專業化人才。支持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建設人才技能實訓基地,培養精密儀器設備產業技能型人才。(市人力資源保障局、教育局、科技創新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才工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信息來源: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