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與安徽大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業大學、蚌埠學院、南京信息
工程技術大學等聯合申報的“基于光學傳感技術的燃燒效能在線評測與智能優化調控系統”項目榮獲第八屆“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創新獎”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為第一完成單位,安光所張志榮研究員為第一完成人。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碳中和”“碳達峰”戰略目標的不斷推進,能源行業的節能減排、綠色制造已經提到首要位置。尤其在原材料短缺、能源消耗加劇及環保壓力下,我國大力調整行業結構,對熱處理
過程控制要求不斷提升,相應地對低碳燃燒、高效利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技術限制,我國冶金、石化等行業多數采用“過熱、過氧”工藝以保證后續軋制、煅燒需求和充分燃燒,但由此會產生大量的能源浪費及原料氧化燒損,同時大幅增加了碳排放量,僅以冶金行業每年因此造成的能源消耗就高達數十億元。
安光所牽頭的合作團隊成員十余年來針對燃燒狀態監測、效能評測和燃空比調控的急迫需求,突破多項共性關鍵技術“瓶頸”,共同研發了面向復雜熱物理環境下加熱爐內氣體和工件溫度全視場測量系統,實現了爐內多組分標志性氣體和工件全域溫度(點、線、面)的同步、實時、原位測量。進而依據上述參數建立自尋優燃燒過程控制模型,開發了由多個核心部件、3套系統、2個平臺組成的“加熱爐燃燒效能在線智能監測與優化調控系統”。目前,該系統已經在安徽、上海、江蘇、廣東等多個省市數十座冶金、石化、電廠等燃燒加熱爐得到應用,將傳統的過氧燃燒革新為低氧燃燒,極大降低了過熱程度和氧化燒損率,為企業節約經濟消耗達數億元,減少碳排放數千萬噸,有效促進了新控制理論的研究與應用,對提升行業智能化生產水平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導意義和科學研究價值。大范圍推廣將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獲獎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