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中國科學院會同教育部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以下簡稱“裝置”)驗收會。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汪克強,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朱建武,國家檔案局副局長付華以及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張國輝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并講話。驗收會由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局長黃向陽以及中國氣象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分別主持。
驗收委員會聽取了裝置建設總結報告以及工藝、設備資產、建安、財務、檔案等專業組的驗收意見,審核了相關文件資料,觀看了系統演示,并進行了實地考察。經質詢和討論,驗收委員會認為,項目建成了軟硬件深度融合的、“模式、數據、計算”三位一體的專用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同時,耦合圈層多、功能齊全,整體規模和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裝置的建設推動了核心軟硬件技術的自主創新發展。裝置試運行期間,在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國家減災防災、重大活動保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裝置已成為我國開展大氣、海洋、環境、計算科學等研究的重要基礎研究平臺,推動了我國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能力進入國際前列,可為實現“雙碳”戰略和“美麗中國”等目標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于2017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項目法人單位為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建單位為清華大學。裝置的核心科學目標是深入認識地球環境復雜系統基本規律,探索地球系統大氣圈、水圈、冰凍圈、生物圈、巖石圈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探究各圈層及其相互作用對地球系統整體和我國區域環境的影響。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地球系統模式數值模擬系統、區域高精度環境模擬系統、超級模擬支撐與管理系統、支撐數據庫和資料同化及可視化系統、面向地球科學的高性能計算系統、土建工程及相關配套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