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為落實《地下水管理條例》要求,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
標準體系,指導和規范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生態環境部制定了《地下水污染可滲透反應格柵技術指南(試行)》《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測技術指南(試行)》《污染地下水抽出-處理技術指南(試行)》《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技術指南(試行)》。
《地下水污染可滲透反應格柵技術指南(試行)》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指導和規范可滲透反應格柵技術在地下水污染修復和風險管控中的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條例》及相關法規標準,編制《地下水污染可滲透反應格柵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本《指南》參考HJ 25.1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 25.2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 25.3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4 建設用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 25.5 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HJ 25.6 污染地塊地下水修復和風險管控技術導則等文件編制而成。
本《指南》適用于可滲透反應格柵技術篩選、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可作為技術方案制定、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狀況監測、效果評估、后期環境監管和工程關閉的參考依據。本《指南》內容包括開展可滲透反應格柵工作的主要技術方法、技術流程、工作內容、技術要求等。
《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測技術指南(試行)》
為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我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增強地球物理探測方法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應用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條例》及相關法規標準,編制《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測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本指南參考:GB/T 14499 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符號;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HJ 25.1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CJJ/T 7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測標準;DZ/T 0069 地球物理勘查圖圖式圖例及用色標準;DZ/T 0070 時間域激發極化法技術規程;DZ/T 0072 電阻率測深法技術規范;DZ/T 0073 電阻率剖面法技術規程等文件編制而成。
本指南適用于
固體廢棄物填埋場滲濾液滲漏、污水處理池或車間生產廢水等點源滲漏、油氣管道和加油站油類滲漏、海水入侵等情況導致地下水污染的調查和修復效果監測,其他類型污染調查可參照使用。本指南適用于輔助獲取地質體空間分布、地下構筑物或埋設物、潛水水位等相關信息。
《污染地下水抽出-處理技術指南(試行)》
為貫徹落實《地下水管理條例》《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推進我國地下水污染防治,指導和規范污染地下水抽出-處理技術在地下水污染修復和風險管控中的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文件,編制《污染地下水抽出-處理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本指南參考GB 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DZ/T 0148 水文水井地質鉆探規程;HJ 25.1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 25.2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 25.6 污染地塊地下水修復和風險管控技術導則;HJ 164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等文件編制而成。
本指南規定了針對受污染地下水開展抽出-處理工作的指導原則、工作流程、工作內容、技術要求等。本指南適用于采用單一抽出-處理技術或與其他技術組合聯用開展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的工程。
《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技術指南(試行)》
為貫徹落實《地下水管理條例》《“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推進我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發揮同位素源解析技術在地下水污染調查評估中的作用,加強同位素相關技術應用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根據相關法規,編制《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本指南參考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 14157 水文地質術語;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HJ 25.1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 164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 493 水質采樣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HJ 494 水質采樣技術指導等文件編制而成。
本指南適用于利用地下水污染物中穩定同位素所做的地下水污染源解析工作,該污染物同位素應具備成熟的測試技術。本指南可供地表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