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研發】近期,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副研究員高冠男等對云南天文臺太陽分米波
射電頻譜儀所觀測到的罕見U型爆發群以及其中豐富的射電精細結構進行了詳細研究,發現U型射電暴的產生率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磁重聯率。這是利用射電手段對磁重聯率的變化過程進行探測。此外,他們還對耀斑環頂的密度變化、環系統的顯著上升等一系列觀測現象進行了研究。該研究以Decimetric Type-U Solar Radio Bursts and Associated EUV Phenomena on 2011 February 9為題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磁重聯是太陽爆發過程中重要的能量釋放過程,快速磁重聯一般被認為是多種太陽爆發現象,例如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和噴流的主要驅動機制。磁重聯率作為磁重聯的重要參數,在有關耀斑磁重聯的數值實驗中,反映了磁重聯的劇烈程度?;贚in & Forbes (2000) 太陽爆發災變模型,此前,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的數值實驗中發現磁重聯率在第一個等離子體團出現后迅速增長為之前的5-8倍。云南天文臺研究人員的數值實驗工作中也有同樣發現。但在觀測方面卻很難探測磁重聯率的變化過程,觀測數據不但需要具有高分辨率并且要能夠示蹤磁重聯的變化。
云南天文臺高分辨率的分米波太陽射電頻譜儀(時間和頻率分辨率分別為80ms和200kHz)與SDO衛星多波段成像和磁場數據相結合,展示了劇烈的磁重聯釋放了大量能量并驅動產生噴流。磁重聯過程中的U型射電爆發群分為等離子體團產生之前和產生之后的U型射電暴,而之后的U型暴的產生速率約是之前的5倍。這與之前數值實驗中所得到的磁重聯率的變化一致。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空間科學研究所和云南省科技創新團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