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火熱的雙十一已經結束,各大電商平臺紛紛交出來今年的數據。天貓和京東分別交出了5403億元和 3491億元銷售額的成績單,在巨額的銷售量背后是龐大的快遞數量,復雜的快遞配送問題。國家郵政局統計的數據顯示,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處理總量達到47.76億件,同比增長20%。
短期內涌入大量的快遞配送工作,對商家、物流公司和配送員都是極大的挑戰,隨著物流行業智能化的加深,智能倉儲的作用日漸凸顯: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優化末端配送
京東、菜鳥物流等企業其實早已經部署了智慧物流的相關設備,甚至以及研發出自己的產品,加入自己的產業鏈。
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那些在雙十一中貢獻自己,方便消費者必備的智慧物流設備和產品。
3D視覺
傳統倉儲場景中,記錄單個快遞的流向十分困難,僅僅只能供應發生問題后查詢,而3D視覺配合算法,可以錄入數據進行實時監測,確保問題發生后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可以大量減少丟件、破損等問題產生。
AGV/AMR
訂單激增的環境下,AGV/AMR的部署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降低人力開支,同時避免因疲勞產生的失誤。依靠強大的融合感知、高精度定位,他們可以在倉庫內安全行駛并且不斷優化路線。
末端配送無人車
目前,末端配送車的呼聲雖然很高,但在絕大多數地方并沒有真正落地,由于住宅區人口密度高,交通復雜,末端配送無人車的技術還要進一步迭代優化。目前,已經有很多無人車車身安裝有大量的邊緣節點,可以實時感知路況、判斷是否變更路線、是否需要避障。同時還支持人臉識別,確保取件人與快遞收件人一致。
今后,隨著技術的進步、需求的驅動,整個物流行業也將在機器人的驅動下更加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