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今年第7號臺風“查帕卡”正向廣東沿海步步近逼,預計20日將在廣東沿海登陸,今年第6號臺風“煙花”正逐漸向中國浙閩沿海靠近。國家海洋預報臺20日發布海浪橙色警報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今年入夏以來,臺風頻頻來襲,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便開始了對臺風的觀測研究,在《呂氏春秋?有始覽》中就有關于“八風”的記載。由于沒有各種氣象儀器、技術以及科學的天氣預報方法,古代人主要根據天象和物象等征兆來獲知臺風的有關信息。
氣象監測儀器大盤點
1.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監測,它通過自身攜帶的高分辨率成像儀、微波濕度計等儀器對臺風的位置、大小、強度、移動方向進行準確高效地監測。可以說氣象衛星猶如一座建在天上的氣象監測站,是航天、遙感、計算機、通信技術結合的產物,時刻守護著我國的氣象安全。
2.氣象雷達
氣象雷達是專門用于大氣探測的雷達,屬于主動式微波大氣遙感設備,一般探測距離可以達到400公里。其工作原理是根據它發出的無線電脈沖被臺風云雨滴反射回來的強度來測量臺風的強度以及臺風的風場,利用氣象雷達可以判斷臺風的位置、動向、云雨分布的情況。
3.無線電探空儀
無線電探空儀是利用
敏感元件直接測量大氣壓力、溫度和相對濕度的無線電遙測儀。一般來說,這款儀器都是被搭載在氣象氣球之上,隨之進入高空進行氣象監測,通過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判斷臺風的位置。由于操作簡單、便于回收等特點,無線電探空儀也是
氣象站點常見的監測儀器之一。
無線電探空儀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末,是在當時剛發展起來的無線電短波技術基礎之上發明的氣象監測設備。隨著現代臺風氣象預警有了氣象衛星和氣象雷達,氣象氣球搭載無線電探空儀的監測方式已越來越少見。但并不是每個氣象監測站點都能夠擁有先進的氣象監測儀器,因此氣象氣球搭載無線電探空儀仍然是普通監測站點所需要的重要監測手段。
無人機助力臺風預測
研究臺風的活動周期、預警臺風的活動路徑等,對于維護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確保工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意義重大。有了無人機,臺風觀測、預警等有了新“法寶”。
借助無人機,氣象觀測人員可以對臺風外圍云系進行“CT式立體掃描”,一組組氣壓、溫度、濕度、水凝物等海洋上空和海面觀測數據,能夠實時傳送到地面指揮系統。而集大氣探測、防災減災服務、環境氣象垂直探測、農業生態監測等應用為一體,近兩年小型無人機氣象觀測系統業務在實際中的應用場景正逐步打開。
我國已經形成集空基、地基和天基于一體的大氣探測體系,這是值得欣慰的。與此同時,無論是雷達、衛星還是地面自動站,在觀測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無人機的應用,可以有效彌補衛星觀測在精度上的不足,也可以進一步檢驗衛星觀測的結果。
伴隨著無人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以無人機為載臺,搭載氣象傳感器開展邊界層氣象精細化觀測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可行性基礎,人類對霧的觀測和研究也有了新的資料和手段。
“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是大型無人機全鏈條式觀測想要達到的最終效果。今后,多種前沿科技的綜合應用,也將為臺風、暴雨等意外天氣狀況的預報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無人船、漂流浮標、風云氣象衛星、往返智能探空等多種探測手段與無人機相互配合,將為氣象預警工作人員開展立體觀測提供便利。
結語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對惡劣氣象災害預警也越來越快速、越來越準確,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自保手段也更加多樣。不過,事實上,即便是目前的氣象監測技術,想完全掌握天氣的動態依舊是天方夜譚,因此,針對自然災害的防治,大多還是停留在推算以及災害預估上。不過得力于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結合大數據,對于自然災害的變化以及發生情況,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預測能力,相信未來這項技術將會更加成熟、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