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端午節將至,除了小長假令人心生向往外,作為端午節主角之一的粽子也走俏市場。雖然受到我國各地飲食習慣不同影響,市面上的粽子類型五花八門,但隨著諸如粽葉
清洗機、攪拌機、蒸煮機、殺菌機等應用于生產中,粽子
標準化趨勢日益明顯。再加上工業機器人或在粽子生產中的一些關鍵環節取得突破,也將為產業提質增效帶來可喜變化。
提起粽子,甜粽、咸粽、白粽、灰粽的爭論向來是端午節到來之際引發網友們熱議的話題,此外各地粽子不僅風味有所差異,在形態上也有著三角粽、四角粽、長條粽、錐形粽等多種。不過就包粽子的手法來看,無外乎浸糯米、備原料、洗粽葉、折粽葉、填料、裹棕、扎線、蒸煮幾個步驟。
但需要注意的是,粽子總體來看仍是一種相對應季的食物,且在近年來消費升級的趨勢下人們更傾向于直接購買成品粽子。因而針對端午節這樣的產銷旺季,近年來各大粽子生產商也紛紛采用現代化生產設備進行自動化與標準化程度更高的生產。
據悉,位于浙江嘉興的一連鎖品牌生產線上,已經配備有粽葉清洗機、粽子裝料機、攪拌機、蒸煮設備、冷卻設備、真空包裝機與滅菌機等等,看似毫無關聯的粽葉與糯米、板栗、肉類等原料在生產線的轟鳴聲中,較快就能得到一個個成品粽子。而這樣的標準化生產模式既能使批量產出的粽子品質維穩,在面對進入六月以來諸如某平臺線上粽子高達141%的訂單增速時,供需環節也更顯得游刃有余。
除此之外,在生產技術不斷優化升級的當下,粽子生產線上非常值得關注的還有在扎線環節取得的新突破。筆者注意到,雖然這些年不少粽子生產線的生產水平得到提高,但受限于像是折粽葉、給粽子扎線環節對人工的依賴較強,生產線大多仍處于半自動化水平。
隨著前兩年某品牌開展征集裹粽機器人的活動,以及工業機器人、柔性機械臂在協作能力與柔性生產上的實力強化,未來面向粽子扎線這樣對松緊度和產品成型形狀統一性有著較高要求的環節,或許也將迎來機器代人的變化。近期,一品牌正在加足馬力趕制滿足端午市場的粽子,盡管如今裹棕環節仍是以大量的人工為主,但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公司將應用自動扎線生產線,進一步提高粽子產能。
端午食粽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應節的粽子也在端午前后這段時間迎來一波消費高潮。面向人們對食品的品質要求提升以及生產旺季“招工難”等問題,標準化生產和在生產技術上取得的新進展都將推動行業整體毛利可達40%的粽子食品在新消費下站穩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