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同時還處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理環境決定了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在我國現代史上,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都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財產損失,慘重的人員傷亡更是為太多人心里蒙上了一層陰影。
地震破壞性強,加之我國現代化、城市化不斷加快,城市建筑物的規模、高度都逐漸增加,人口密度也越來越大,一旦發生地震,救援難度只高不低。而更令人絕望的是,地震具有瞬發特點,我們無法提前太多時間預測并進行轉移。與此相應,有效對地震進行監測預警是好的防御手段,能大大減少地震帶來的傷亡和損失。
近日,中國手機地震監測預警網上線啟用。手機的接入將地震預警能力延伸到傳統地震預警網未覆蓋的區域,實現“有人的地方,就有地震預警能力”。
據了解,傳統地震預警網是在地震區安裝密集的地震監測儀,在震中發生地震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給民眾提前幾秒到幾十秒預警。
而手機地震監測預警網的原理與此類似,只是用手機內置的
傳感器代替了傳統的地震監測儀。如果手機監測到它認為可能是地震的信息,就會向預警中心
服務器發送信息,預警中心服務器結合眾多手機的信息自動判定是否發生了地震,并在判定是地震時,秒級測算地震預警震級、震中位置、發震時刻,并向震中周邊受影響的人群發出預警信息。
目前該預警網已在小米手機、小米電視上穩定運行,期間曾多次監測到實際地震并發出預警。下一步還將驗證手機地震預警網與原有的中國地震預警網之間的融合,進一步優化地震預警網性能。
此外,小編了解到,手機地震監測預警較傳統方式的優勢在于,其覆蓋范圍廣,建設成本、運維成本低且啟用便捷。手機地震監測利用手機自身的傳感器,不用再增加新的硬件,用戶開啟手機上的相關功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