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發布的2020年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分析報告,關鍵市場的政策截止日期促使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在2020年達到278.3吉瓦,這是過去二十年來的最高同比增長。
盡管大流行引發了供應鏈挑戰和建設延誤,但2020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2019年增長了45%以上,并創下了新紀錄。其中,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的驚人增長90%,直接導致了這一擴張。同時,新的
太陽能光伏裝置的安裝量也增長23%,接近135 GW,這也支撐了這一創紀錄的增長。
多國政策臨期
中國,美國和越南的政策截止日期即將到來刺激了2020年可再生能源容量的空前增長。從2019年到2020年,僅中國大陸就構成了年安裝量增長80%以上,因為陸上風能和太陽能光伏項目已根據中國以前的上網電價補貼計劃以及之前在中央或省級競標中獲得的獎勵,必須在2020年底之前并網。在美國,風電開發商急于在生產稅收抵免期滿之前完成其項目(PTC),盡管該政策又延長了一年。在越南,太陽能光伏項目的FIT政策即將淘汰也導致了商業和住宅裝置的空前熱潮。
實際上,到2020年第四季度,開發人員連接了近150 GW的新可再生能源容量,是2019年第四季度已委托發電量的兩倍以上,并且超過了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安裝量。總體而言,IEA季度估算表明,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的放緩僅限于2020年第一季度,主要是在中國,當時該國正受到大流行的影響,而盡管不斷受到出行限制和供應鏈延遲的影響,世界其他地區的建筑活動仍在繼續強勁發展。自第二季度開始,隨著中國政府對疫情的有效控制,經濟、市場開始迅速恢復,可再生能源增長還是逐步恢復。到第四季度,在中國、美國和歐洲大多數國家,可再生能源安裝量都迅速增加。
根據IEA預測,2021年,全球預計將保持增長態勢,全年預計新增可再生能源270吉瓦,2022年預計新增280兆瓦,這期間的增速超過了2017-2019年創紀錄水平的年度增量50%以上,在2021和2022年,可再生能源有望占全球發電量總增量的90%左右。
2020年,中國風電市場出現飛躍式增長,這主要是因為政府政策即將到期刺激項目在截止日期之前并網投產。但是,2021-2022年,每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有望減少,但全球范圍內的年度增量仍有望達到80吉瓦,比2019年增加近35%。
另一方面,在較低的投資成本和持續的政策支持刺激下,太陽能光伏新增裝機容量有望持續增長,部分彌補了風電裝機容量增速的放緩。IEA預計,2021年,全球新增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約145吉瓦,到2022年將達到162吉瓦。同時,到2022年,隨著中國大型項目的投產,水電新增投資將加速增長。在生物能源的帶動下,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擴張保持穩定,占新增可再生能源新增容量的3%。
2021-2022年預測
中國:增速略緩
盡管幾年來中國已占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的40%,但它在2020年超過50%,這是創紀錄的水平,這是由于12月新裝機的空前高峰所致。IEA預計,由于政府決定在2020年底逐步取消對風能和太陽能光伏項目的補貼,到2021年中國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比去年下降四分之一,而新的刺激政策將于2021年底宣布。
盡管增速有所放緩,但較之201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預計在2021年增長45%,2022年增長58%,仍大大高于2017-2019年的平均水平。如果在新政策措施刺激下,經濟增長可能在2022年之后再次加速。新政策措施與該國到206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將相吻合。
歐洲:第二大可再生能源市場
IEA認為,2021-2022年,歐洲將加快部署,成為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可再生能源市場。在歐洲,預計每年的新增裝機容量將增長11%,到2021年達到44吉瓦,到2022年達到49吉瓦。
隨著這一擴張,今年該地區將自2011年以來打破年度新增裝機量的紀錄,成為繼中國之后第二大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市場。其中,德國將繼續提供歐洲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其次是法國,荷蘭,西班牙,英國和土耳其。這種強勁的增長來自多個國家擴展其政策以實現歐盟2030年氣候目標,以及多個國家蓬勃發展的公司購電協議(PPA)市場。
例如,德國通過2021年可再生能源法(EEG),以更高的拍賣量支持太陽能光伏,風能和生物能源等項目。荷蘭已于2020年12月分配新的SDE ++計劃;土耳其決定擴大所有可再生能源的上網電價(FIT)計劃;波蘭于2020年12月拍賣授予了將近1 GW的光伏項目;2020年西班牙創下簽署的企業PPA協議紀錄;英國提議將陸地風能和太陽能光伏重新納入差價合約(CfD)拍賣。
美國:稅收抵免政策延期一年
2020年12月,美國政府將陸上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的生產和投資稅收抵免額再延長一年。這些政策的延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2021年和2022年的陸上風能行業,因為擴建使新項目在2021年開始建設,有資格獲得18美元/兆瓦時的稅收抵免。因此,IEA將2021年和2022年的陸上風電預測上調了25%。對于太陽能光伏發電,投資稅收抵免(ITC)對短期預測影響不大,因為12月的延期僅涵蓋2022年和2023年開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盡管如此,成本下降,分布式光伏行業復蘇以及對企業PPA的興趣日益濃厚,這些都為進一步擴大太陽能光伏市場帶來了希望。
美國于2021年3月提出的新基礎設施計劃提出了一項“直接支付”條款,適用于符合稅收抵免條件的可再生能源,從而減少了對相對昂貴的稅收公平性的需求。2009年通過的類似規定極大地促進了2010-2014年期間的風能部署。此外,該計劃提供了十年的稅收抵免擴展期,為風能和光伏開發商提供了非常好的可視性,從而促進了更快的發展。但是,這些政策建議的立法程序尚未完成,因此預期的影響并未反映在IEA對2021年和2022年的預測中。
印度:短期存不確定性
Covid-19對印度可再生能源部署的影響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大:大流行引起的建筑延誤和電網連接挑戰導致印度的產能增加在2020年下降了近50%。 由于2020年競爭性拍賣推遲了項目的進行,但是隨著2022年印度可再生能源175GW目標期限臨近,印度在今年和2021年可再生能源部署將逐步恢復并迎來新一輪增長,然而2021年4月以來確診病例的激增給短期預測造成了不確定性。此外,配電公司的財務狀況也成為印度可再生能源部署的主要挑戰之一,但政府提出的400億美元改革計劃有望對配電企業的運營和財務狀況帶來積極的前景。
東盟:增速明顯放緩
在東盟地區,2020年,越南快速發展的太陽能光伏發電使該地區的裝機容量增加,達到創紀錄的13吉瓦,比2019年增加60%。但是,越南逐步取消FIT,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可再生能源增長相對緩慢將導致東盟擴張速度在2021年和2022年相對于2020年減少三分之二。
拉丁美洲:政策刺激增長
在拉丁美洲,從2020年開始推遲的項目將在巴西,墨西哥和智利投入運營,得益于凈計量政策的部署,分布式光伏越來越具有吸引力,有望在巴西得到快速發展。 此外,不斷增長的企業PPA市場和拍賣計劃之外的雙邊合同也促進拉丁美洲對可再生能源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