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國家的強大與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但與此同時,國家發展不能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就像是自然與人類的關系。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的不斷重視,相關的政策不斷被推出。其中,針對近年來關注度持續提升的塑料污染問題,我國更是一步步的推進“禁塑令”的實行,如今我們出入各大餐飲店、商場已經很難看到塑料吸管的身影,甚至連外賣的包裝袋也開始采用紙袋或無紡布袋代替。但是,針對仍然嚴重的“塑料”危機,但做到這一步足夠嗎?
塑料是一種化學性質穩定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具備很強的可塑性、耐腐蝕性、穩定性,而這即成為它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塑料的特點使其可以生產各式各樣的產品,并且塑料制品都具備很好的耐用性;單從處理的角度看,如果回收處理不當,廢塑料一旦流入自然環境中就很難自然降解,并會因為生物活動威脅到野生動物健康,破壞環境生態。
盡管如今的相關政策能夠抑制我們產生塑料的速度,但是對于白色污染的治理來說,關鍵依舊在塑料降解這塊。想要解決塑料降解上存在的問題,切入點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加速可降解塑料材料的研制。事實上,近年來相關的新材料成果其實有不少,但是他們普遍存在兩個問題:生產成本與推廣難度。
目前,絕大部分被認為有望替代傳統塑料的新材料,大部分的生產工藝都比較復雜,并且原材料也不便宜,這也導致了這些材料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生產成本投入,并間接引起售價的走高。另一方面,這類材料在應用領域上其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想要讓居民正確使用并接受這類材料也存在很大的難度。當然客觀的來說,這些問題,隨著技術的發展應該是能夠被逐漸解決的。
除了研發新材料以外,研究加速塑料降解的方法同樣是一個有效的思路,并且這種思路更有利于治理現有的環境問題。而這幾年,也有不少相關的成果被公示。就在今年的4月25日,國際學術期刊《危險材料》報道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孫超岷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報告中提到,該團隊發現了能有效降解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和聚乙烯(PE)兩種塑料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和酶,為獲得塑料降解微生物和功能酶、發展降解塑料垃圾生物制品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并且有望解決聚乙烯的降解難題。
據了解,該研究從2016年便開始進行,過程中使用了包括紅外光譜、
凝膠滲透色譜、X射線衍射、高效
液相色譜及質譜等科學儀器,對菌落降解塑料的過程進行觀察分析,最終篩查出能夠明顯降解PE塑料的酶。
編輯點評:人們迫切想要解決白色污染問題,原因既是因為我們意識到了白色污染對我們的威脅,同樣也涉及到責任的話題。如今技術不斷發展,或許,從時代的發展來看,解決白色污染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比起技術的發展,想要根本結局環境問題,強化居民意識或許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