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海洋的正確認識來自實驗觀測,海洋科學研究的每一個重大發現或進步都與某項新儀器的應用密切相關,先進的海洋觀測儀器對海洋科學的進步是至關緊要的。那么海洋儀器中有哪些設計思路很贊的黑科技儀器呢?
1、溫鹽深儀
CTD系統即鹽溫深測量系統,一般稱為溫鹽深系統,用于測量水體的電導率,溫度及深度三個基本的水體物理參數。根據此三個參數,還可以計算出其它各種物理參數,如聲速等。是海洋及其它水體調查的必要設備。
用于海水溫度、電導率、鹽度、壓力、溶解氧等參數的長時間序列的測量(錨系系統),也可用于便攜式觀測,測量水體包括:近岸海域,河口灣,湖泊和水庫,河流和小溪。
2、多普勒流速剖面儀
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是二十世紀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測流設備。ADCP具有能直接測出斷面的流速剖面、具有不擾動流場、測驗歷時短、測速范圍大等特點。目前被用于海洋、河口的流場結構調查、流速和流量測驗等。有固定地點測量,還有的直接裝船上走航式。
ADCP有兩大優勢:首先是ADCP的遙感屬性,即這樣一個小型的設備能夠測量超過1000米范圍的剖面流速,為科學研究、工程和監測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此外,ADCP沒有活動部件,因此可抗生物附著。這些特點使得ADCP能提供長期的洋流觀測。19世紀80年代中起,已有數千臺ADCP在世界各大海洋中投入使用,改變了人類對洋流的認識,對洋流的研究和觀測有巨大貢獻。
3、船載測波設備
通常用雷達測波的比較多。主要測量船只周圍波浪海流信息,波高方向速度等。雷達的優點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測遠距離的目標,且不受霧、云和雨的阻擋,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僅成為軍事上的電子裝備,而且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發展(如氣象預報、資源探測、環境監測等)和科學研究(天體研究、大氣物理、電離層結構研究等)。星載和機載合成孔徑雷達已經成為當今遙感中十分重要的
傳感器。以地面為目標的雷達可以探測地面的精確形狀。其空間分辨力可達幾米到幾十米,且與距離無關。雷達在洪水監測、海冰監測、土壤濕度調查、森林資源清查、地質調查等方面也顯示出了很好的應用潛力。
4、 探測類設備
大多是聲學方面設備,如旁掃聲吶,側掃聲納,淺地層剖面儀。
海洋觀測儀器不斷更新,其特點是向多樣化發展,向系統化發展,運用計算技術、遙感技術、水聲技術、激光技術、防蝕技術等各種新技術,引起海洋儀器變革,實現自動化、高精度、長時間連續觀測和大面積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