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人們更加注重膳食結構的均衡,在烹飪食材的選擇上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尤其是隨著近年來有著較高營養價值的杏鮑菇、蟹味菇等食物市場認可度提升,食用菌產業也在原有的香菇、金針菇等受歡迎的基礎上迎來新一輪利好發展機遇,食用菌工業化生產也成為產業發展中重要的優化升級路徑,袋裝設備、殺菌設備等使用也為生產帶來重要支持。
食用菌中含有較為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因此其也是一日三餐中常會出現的主要食材。而據了解,我國也是較早栽培和利用食用菌的國家,目前國內已知的食用菌種類高達250種,可進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則達到已知類目的四分之一左右,涵蓋人們常見的香菇、金針菇黑木耳與雙孢蘑菇、杏鮑菇、蟹味菇、猴頭菇、草菇、松茸、牛肝菌等。
受到近年來耕地資源緊張、食用菌栽培技術提升、均衡膳食需求增長等多方因素的影響,食用菌產業可謂是迎來快速增長期。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食用菌總產量突破4000萬噸大關,達到4081.2萬噸,預計到2021年還將達到4203.6萬噸,這也意味著我國食用菌產量將實現從2016年至今的連續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食用菌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與產量持續增長的背后,少不了工業化生產的支持。與傳統的分散式栽培生產不同,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是一種利用光照設備、加濕設備、加熱設備等模擬生態環境,并采用食用菌袋裝生產線、殺菌設備、烘干設備、
數控系統等進行智能化控制與自動化作業的一種生產方式。因工業化生產能夠對生產環境的濕度、溫度等進行智能控制,又進一步推動了食用菌生產中的備料、制包、滅菌、接種、培養、出菇、包裝等環節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生產,對保障食用菌質量與產量穩定、降低生產成本等有著關鍵影響。
筆者也注意到,隨著食用菌產業成為地區脫貧攻堅的重點產業,各食用菌產區也著力壯大工業化生產水平,并借力先進的袋裝設備、殺菌設備賦能生產。例如重慶城口縣去年以來引入自動化的食用菌裝袋生產線,輸送、套袋、裝袋、扎口、貼膠等環節均可實現高效的機器操作,減少生產成本的同時,每日可進行36000袋食用菌加工的水平也為提升生產效率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
與此同時,相較于傳統的常壓力滅菌鍋或是滅菌灶,當下食用菌生產中運用高溫高壓滅菌設備,在自動化控制的基礎上即可輕松實現滅菌設備壓力、溫度等參數的調節,升溫、保溫、排氣、冷卻等也是不在話下。據了解,隨著高溫高壓滅菌設備投入使用,食用菌袋裝后的滅菌效率縮短了一半,當下只需要20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滅菌。
現如今,食用菌產業已然成為我國隨著食用菌產業向著工業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這也進一步推動食用菌
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高效、高質量也正成為該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優勢。同時,目前我國食用菌產業尚屬于轉型發展階段,抓住先進設備使用先機,或許也將推動地方產業更好搶占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