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是年夜飯中的重要配菜,香菇、筍干、粉絲、桂圓等均是年節是暢銷的主要產品,平時也很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產業在開拓深加工發展時,也重點引入蒸煮機、烘干機等加工設備,打造出高質量的筍干加工等產業,打通供需雙方脈絡,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昨天正值立春之際,無論是“雨后春筍”還是正處在食用黃金期的冬筍,都將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不過,縱觀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菜品,相較于難保存的鮮筍而言,筍干燜五花肉、筍干煲湯出現的頻率似乎會更高一些,由此也顯現出筍干產業有著必要的發展前提。
筍干,是以新鮮的筍作為原料,通過去殼切根修整、蒸煮、漂燙、壓榨成型、烘干、整形包裝等多道環節加工得到。因其低脂低糖,又富含蛋白質、纖維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有著增強食欲、清涼敗毒等功效,向來深受人們青睞。
近年來,有著筍干之鄉名號的安徽寧國充分發揮竹筍種植優勢、品質優勢,將具有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寧國筍干發展為大產業,帶領當地居民增收致富。據了解,當地精選新鮮、肉厚的竹筍,采用竹筍剝殼機、
清洗機對采收的原料進行高效的預處理,并在蒸煮機的助力下通過溫度控制對鮮筍進行蒸煮殺青,使竹筍在適宜的火候下煮熟且激發出原料香味,成品更加鮮美爽口、香氣濃郁。
當然,對于筍干來說制作的關鍵還在于烘烤。一般來說,小規模的筍干加工廠大多使用煤炭烘干、電加熱烘干等方法,很容易導致筍干色澤暗沉、成品變形、營養元素流失、干燥溫度難以控制等,得益于如今空氣能烘干機的應用,較好的解決了固有問題。
據悉,湖北武陵近年來竹筍產量較高,生產筍干成為處理大量庫存的主要路徑。目前,一村莊通過引入近百個煮筍鍋以及空氣能烘干設備,實實在在的做大做強筍干加工。其中,幾乎能與自然干燥溫度相媲美的空氣能烘干機,能夠使預處理后的竹筍在干燥過程中得到快速蒸發,又不會使竹筍輕易變形,因而當地的筍干在品質上較為均勻、色澤上較為鮮艷,原料營養也能得到更好的保留,筍干附加值成功得到提高。筆者獲悉,該地2019年共加工出6萬斤以上的筍干,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眼下正是家家戶戶采購年貨的熱鬧時候,各地早前制作的筍干也得以在市場中升溫。接下來,隨著年后天氣逐漸轉暖,新一輪制作筍干的時節也將要到來,對于各大加工廠來說,積極采用新設備、新技術,提升筍干加工品質,必然也將促使產品有更好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