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12月23日,由中科大腦承辦,城市大腦全球
標準研究組、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數字治理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世界首份《城市大腦全球標準研究報告》。該《報告》詳細闡述城市大腦的起源、發展、現狀和趨勢,并發布相關理論基礎和構建城市大腦全球標準的九個研究方向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對城市大腦的研究、分析,從一定層面上反映出政府部門、科技企業、研發機構等對當前城市建設的高度關注與良好期盼。而打造高水平的“城市大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2015年,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就發文提出“城市大腦是互聯網大腦架構與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是城市級的類腦復雜智能巨系統”這一結論。總體來看,城市大腦的作用是提高城市的運行效率,解決城市運行中面臨的復雜問題,更好地滿足城市成員的不同需求。
在產業與城市建設領域,自2016年杭州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建設城市大腦以來,北京、上海、衢州、蘇州、鄭州、福州等數百個城市也開始著手城市大腦的規劃和建設。2017年,城市大腦獲評國家首批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之一,也是城市治理與服務領域里唯一的AI開放平臺。
城市大腦,被許多研究人員視為人工智能的“登月計劃”,將成為接下來10年機器智能最重要的研究平臺。可以說,在城市大腦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建設實踐方面,中國目前處于世界前沿位置。據統計,截至2020年6月,全國已有數百個城市宣布建設城市大腦。
在人工智能城市的應用支撐層,預先要構建N個不同模塊化的場景化人工智能應用,其組合應用被應用于支撐智慧城市的千行百業,促進其向著人工智能城市轉變。場景智能融合運用,漸漸成為了人工智能城市運營的關鍵。
12月20日,河南省鄭州市正式宣布,城市大腦118個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與此同時,智慧環保、智慧停車、智慧交通等一批重點應用場景攻關突破。鄭好辦、鄭政釘等移動辦公平臺上線運行,為廣大市民繳費、就醫等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此外,近日保定公安交警攜手百度公司新建成和投入使用了AI交管大腦,為市民們高效出行帶來了更多可能。其中直觀的一點變化是,以前是從60秒或50多秒開始倒計時,現在是剛剛開始不顯示,后來從十幾秒開始倒計時。這一簡單的變化出現的背后,是交管大腦和智能信號
控制系統在發揮作用。系統根據車輛的排隊長度、擁堵情況,能夠實時調整變化紅綠燈的變化時間,提高通行效率。
歸根結底,“城市大腦”是基于AI技術、算力提升和數據超大規模匯聚,將散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監控攝像頭等設備產生的數據連接起來,之后再進行匯總、分析、整合,從而實現對城市的精準分析、整體研判、協同指揮。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城市大腦將會變得更“聰明”,城市管理、建設也將更加有的放矢。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要想推動“城市大腦”在實際中加快落地與應用,也需要制定相應的行業規范和規章制度,以此促進其應用的有序、合理。讓我們一起期待2021年,“城市大腦”更多潛力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