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中醫藥產業是我國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據悉,在下一步的“十四五”規劃中,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也將是重要部分和內容,中醫藥將被納入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建設中。對此,業內認為,中醫藥產業將迎來快速、高速發展的“高光時刻”。
近年來,一系列的政策也在助推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例如,根據《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制定的中醫藥行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823億元,年復合增速15%,中藥企業收入占整體行業比重從29.26%上升到33.26%。
另外,《“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
隨著利好政策支持、健康理念推進,中醫藥大健康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數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健康產業產值將達到8萬億,到2030年達到16萬億元。其中,中醫藥大健康市場到2020年將超3萬億元,到2025年有望達到7.5萬億元,成為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
而隨著中醫藥產業發展空間的進一步打開,相關企業也將迎來發展良機,同時吸引更多企業的布局。
例如,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等中藥類產品需求近年來持續擴大。其中,中藥配方顆粒因具有方便快捷的優勢,適應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其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行業發展迅速。據悉,2015年《配方顆粒注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布之后,多省開始推動配方顆粒行業發展,發放地方試點牌照。近年來政策不斷放開,多地紛紛出臺支持配方顆粒發展的相關政策,湖北、山東、浙江、云南、北京、貴州、天津、廣西等省份更是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醫保。
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嗅到商機,開始加速擴圍以分羹這一領域的發展紅利。9月,華潤三九公開表示,未來公司將在中藥配方顆粒和飲片業務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為自我診療和處方藥業務賦能;同在9月,柳藥股份宣布,將在柳州市建設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研發基地等五個項目,預計合計實現年產值18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國家藥監局初次批準的6家中藥配方顆粒試生產企業在內,目前全國范圍內共有超60家藥企獲得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資格。A股上市公司中,包括吉林敖東、精華制藥等在內的30多家藥企已布局或即將布局中藥配方顆粒。
另外,中藥加工設備如煎藥機、
切片機、微波
干燥機、粉碎設備等,也將受到中藥企業的關注。據了解,隨著節能環保等理念的持續深入,中藥產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節能高效的中藥加工設備有望獲得市場青睞。這也將倒逼設備行業加速淘汰傳統、落后的生產技術與生產設備,抓住市場發展新趨勢、新需求、新要求,加快中藥加工設備的轉型升級,助力我國中醫藥產業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