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糖的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根據《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5-2024)》顯示,2024年我國食糖消費將達1851萬噸,較2014年增加371萬噸。但我國蔗農收入不高且制糖企業制糖成本較高,致使我國食糖產業整體競爭力較弱。因此加快推進食糖生產全程機械化,大力發展食糖加工技術,對提高我國食糖產業經濟效益,確保其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食糖制作多采用熬制工藝,只能用甘蔗做原料進行生產,將收割下來的甘蔗切碎碾壓榨出汁液,再以小火熬煮。在制作過程中由于缺少科學的設備監測食糖的質量與規格,易導致產出的產品隨意性強,造成品質不穩定、難以把控等問題,此外食糖衛生也難以保障。
隨著現代工業化進程的邁進,食糖可通過甘蔗或甜菜為原料進行生產,制作也被分為更精細的步驟,如甘蔗制糖的生產工藝包括提取蔗汁、糖汁清凈、糖汁濃縮蒸發、糖漿結晶、分離、干燥等,應用到的設備有壓榨機、沉降器、濃縮蒸發器、結晶機、
干燥機等。由于人們收入水平的逐漸上升,消費者對食糖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相關設備制造企業不斷升級設備,改進工藝。
以結晶設備為例,根據技術原理的不同可分為強制循環蒸發結晶器、MVR蒸發結晶器、多效蒸發結晶設備等。其中MVR蒸發結晶器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節能優勢,它是在蒸發原理的基礎上使蒸發系統自身產生二次蒸汽及其能量來提升蒸汽熱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外界能源的需求,提升能源利用率。
除了結晶,干燥也是食糖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現階段我國的干燥設備已十分成熟,大部分制糖企業采用噴霧干燥設備,根據運行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壓力式噴霧干燥、離心式噴霧干燥、氣流式噴霧干燥等。主要原理是通過機械作用,將需干燥的物料,分散成很細的像霧一樣的微粒,與熱空氣接觸后的瞬間將大部分水分除去,使物料中的固體物質干燥成粉末。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的糖業要提升國際競爭力,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不斷加強自身的研發實力與技術水平,切實推進產業成本降低、提高產業經濟效益。在農業領域,加快糖產業基地建設,從源頭減少生產成本,努力實現種植的規模化、機械化。在工業領域,積極開拓食糖在生物、食品、發酵、醫藥等產業的應用,逐漸擴大市場,讓更多的企業入局食糖產業,為產業增添新的活力。
金秋十月,甘蔗迎來了豐收期,食糖也即將進入產銷兩旺的第四季度,相關企業應把握時機,加快產業轉型,通過科技的力量提高食糖產量,促進糖業健康向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