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雙光子方法受到激發光子和發射光子極度衰減的影響,限制了可以分析的組織深度和對大腦皮層的成像。
內窺鏡檢查可能是探測器官深層區域的更好解決方法。
香港科技大學(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的一個科研項目開發出一種基于直接波前傳感的雙光子顯微內鏡平臺,結合自適應光學技術,實現了衍射極限分辨率的深腦成像。研究成果被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香港科技大學的Jianan Qu表示,“該技術可以對其他深層大腦結構如紋狀體、黑質和下丘腦進行成像。這是一項令人興奮的進展,對理解大腦功能和促進深層大腦神經科學研究具有巨大的潛力。”
新的方法建立在落射熒光顯微鏡現有的微型梯度折射率(GRIN)透鏡的基礎上,該透鏡被分別植入大腦,作為顯微鏡物鏡和下面的樣品之間的中繼。
根據該項目發表的論文,研究人員之前已經嘗試過結合棒狀GRIN透鏡的雙光子技術,但是固有像差限制了所實現的3D成像體積。
自適應光學(Adaptive optics, AO)是一項眾所周知的光學技術,可以評估入射波前的像差并加以抵消,從而可以精確記錄波前,因此香港科技大學采用了自適應光學的方法來實現高分辨率的活體深腦成像。
該項目在其論文中評論道:“我們的方法是將雙光子激發熒光(TPEF)信號用作生物組織內部的固有導星。”
深層大腦的結構和功能
該團隊表示,直接波前傳感可以精確預估像差,而且一旦GRIN透鏡本身的固有像差被評估出來,就非常適合利用GRIN透鏡進行體內成像。變形鏡會對激發光產生補償性畸變,從而在腦組織內部產生一個潛在的衍射受限焦點。
在試驗中,該小組利用AO雙光子顯微內鏡系統對小鼠海馬進行了活體成像,并解析結構中的樹突棘,團隊成員注意到,該平臺實現了完全AO校正后分辨率的巨大提升,可以清晰地解析深度達300微米的樹突棘。
研究人員還利用該平臺研究了海馬神經元的可塑性,即神經元結構對刺激的反應變化。特別是對神經元信息處理的兩個方面――體細胞和樹突活動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研究人員表示,一種可視化樹突棘數量和大小變化的方法將有助于了解人們在記憶受損期間或在藥物治療后神經傳遞的調控方式。隨后應該進一步了解學習和記憶的分子基礎及其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失調。
Jianan Qu補充道,“長期以來,對深層大腦進行高分辨率實時成像一直是一大挑戰,借助自適應光學雙光子顯微內鏡,我們現在可以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研究深層大腦的結構和功能,這將大大加速我們在了解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機制和開發相關治療方法方面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