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2020年8月10日,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7月水質監測公報對外發布,14處水體全部達標;
生態環境部制定《水質監測用無人艇技術要求(試行)》國家環境保護
標準;
水利部信息中心2020年黑龍江省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監測系統運行維護和地下水水質監測項目中標公示;
2020年山西省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監測系統運行維護和地下水水質監測項目公開招標;
亳州啟動2020年農田灌溉水質監測工作......
無論是江河湖海,還是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
剖析水質監測整個產業鏈,上游基本上是河流、湖泊、城市河道、水利工程、企業排污廢水等檢測對象,中游是相關的水質監測設備和運營服務,下游則是環保部門、水利部門、供排水公司、各污染源企業等。
總體來看,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問題比較嚴重,地表水污染經過多年治理情況明顯好轉。
我國對水環境改善的重視無須贅述,水質標準的嚴苛從近兩年
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熱度就能窺見一二。排污“一證式”管理,以及水質監測網絡越擴越大,都為水質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加上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兩大主題的升溫,用水效率正在穩步上揚。
這些數據都需要從水質監測方面入手,以大數據聯網實現分析和共享,進一步指導更科學的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更精細化的長效管理。
據業界預測,我國水質監測系統市場規模在2020年或將達到百億左右,到2022年超過120億元,到2025年超過160億元。
經分析,水質監測中游市場前景可觀。2018年,我國水質監測設備銷量已經突破20000套,占環境監測設備市場總份額的3成以上,同比增長6.6%。2019年,銷售數據直接近3萬套,占比也再次上升到近4成。
隨著河長制+湖長制+灘長制+灣長制體系的壯大,環保稅和排污許可證制度的收緊,水質監測市場的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沒有懸念。